分卷阅读7(1/2)

    十年的书,最后却寒了二房的心,因此他娘对读书这件事有点阴影。

    现如今家里有些余钱,他娘看到别人家娃能上学,心里是有些担忧又有些憋屈。

    担忧的当然是怕因为她的心结而误了小宝的前程,憋屈的是她为了小宝的前程不得不再次走上供养读书人的老路子。

    他爹娘上半辈子赚了钱拱了大房一家子,后半辈子为了他和大哥一家掏心挖肺,之于这些考虑,谢行俭不敢在爹娘面前提读书,可让他放弃读书那是不可能的。

    《管子·小匡》中记载,“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柱石)民也”,意思是四民都是国家基石,不可或缺。其实在小农经济的封建王朝,农民虽位列第二,却是最辛苦最弱小的一类。

    林水村就是例子,一辈子窝在小山村里,抱歉,他做不到。

    至于‘工’,历朝工匠对手艺一行颇为保守,师傅端着‘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讲究“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做学徒十几年都不一定能学到师傅的窍门,因此他是不会选择成为一个工匠的。

    ‘商’,就更不用谈了,不仅朝廷打压,“税有十之六七”,还居无定所没有安全感。

    最后,他只能发挥他的优势,那就是读书。

    上辈子他是个史学研究生,熟悉繁体字,读过大量史学记载,遗憾的是他不会写毛笔字,没学过八股文。

    可转念一想,他现在还小啊,就算从头学依然来得及。

    而且读书人的地位在古代很高,万一他有朝一日进入“士”的阶层,他还能改善他家的地位,让他爹娘扬眉吐气。

    想当初他爷因为大伯一家放弃了他爹,日后他定要他爷后悔当年分家的决定。

    这一夜,谢行俭睡得很香。

    第二天一早,他爹在堂屋开了个‘家庭会议’,参会的有他爹娘,大嫂,他,四岁的莲姐是女孩子,是不让参与的,至于大嫂杨氏,他爹的意思是大哥不在,那就大嫂代替大哥上。

    ‘会议’的中心思想就是家里要供他读书了,又问杨氏可有意见。

    杨氏呆愣,见上座的爹娘突然问她,脸色有些不自然。又怕爹娘误会她反对,杨氏立马开口道,“这么大的事,爹娘做主就行,儿媳不懂,这送小叔读书的事想必相公也是赞成的。”

    杨氏说完抿了抿嘴站到一旁不再言语,她觉得相公和小叔的关系好,小叔瞧得才六岁,却聪明机灵的很。若以后小叔读书有成就,莲姐儿不就有了靠山?至于读书的钱,走公中的账她管不着。

    王氏眼皮抬了抬,心道杨氏还算识相,虽说嫁进谢家这么多年只生了个女儿,肚皮不争气,性子却是个好的。

    大人会议显示全票通过,谢长义这才拉着谢行俭的小手,笑着问,“小宝可觉得读书辛苦?”

    谢行俭猛地摇摇头,脆生生的答,“读书不辛苦,爹娘干活才辛苦呢,小宝定会好好读书,以后小宝买仆人伺候爹娘,那样爹娘就不用干活了。”

    又转头看向杨氏,龇着牙笑,“到时候还要给莲姐儿买花衣服,嘿嘿,”

    “我儿子真孝顺。”王氏很是欣慰,搂着他道,“爹娘辛苦点没啥大不了,只要小宝有出息,爹娘就开心。”

    谢行俭点点头。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