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1/2)

    挨。

    瞧着莲姐儿吃完鱼肉眼巴巴的盯着他的碗,他有些于心不忍。

    趁王氏不注意,谢行俭舀了几勺窑罐快见底的鱼汤到莲姐儿的小碗里,莲姐儿是又惊又喜,奶萌萌的道,“谢谢小叔叔。”

    说完半张脸都埋进碗里,几口喝完后伸着粉红的小舌头意犹未尽大的舔着嘴唇。

    谢行俭笑了笑,将碗里剩余的汤推过去,这回莲姐儿没接。

    他抬头一看,发现他娘王氏虎着脸,平时那充满笑意的双眼,此刻射出两道寒光。

    大有一副他再给莲姐儿鱼汤,就把莲姐儿赶回房间的举措。

    谢行俭讪笑的挪回碗,莲姐儿也不恼,笑嘻嘻的舔着嘴巴。

    ......

    自打谢行俭要去读书以后,这几日王氏和杨氏忙的脚不沾地。

    王氏更是开了房间的钱柜,从里头取出一匹天青色棉麻细布,与杨氏一起裁了说要给谢行俭做套新衣。

    布匹是去年过年她娘家送来的,一直没舍得用,今天开了柜子想给小宝整套新衣,没的叫小宝穿打补丁的旧衣服去私塾糟同窗笑话。

    杨氏帮着裁好料子,见她娘打算把剩下的布收起来,杨氏突然按住王氏,“娘。”

    “咋?”

    “这布能多留几尺给我么?”

    王氏一听,瞬间挣脱开杨氏的手,拔高声音,“你一个女人要做衣服干什么?孝哥儿又不在家你穿给谁看,你给我老实点,别.....”

    杨氏急眼了,差点哭出来,“娘,你误会媳妇了,我是想裁着给孝哥儿做的。”

    杨氏把心思摆在脸上,王氏一眼就看穿了,讥笑道,“就你疼孝哥儿,我做娘的没心没肺是吧。”

    “没这回事。”

    “行了,你先去做小宝的衣裳,孝哥儿的衣料我留着有,回头做好小宝的再让你做。”

    杨氏闻言不好意思的点点头,抱着布料回了西厢房。

    ☆、第 7 章

    童生试后,韩夫子的私塾便传来喜报,应考的五名学生,考中童生的有三个。随后好些人想把孩子送到韩夫子这,说是想沾沾文气。

    韩夫子以精力不足为由只招了八个学生,五个像谢行俭这样大的蒙童,另三个是十三四岁的少年,来私塾只想学认字好去县里找账房类的活干。

    八个人分成两班,互不相扰。

    今日开馆头一天,谢行俭早早的来了,和他一起的还有赵广慎。

    赵广慎就是山娃,名字还是韩夫子起的,山娃说他家这一代是广字辈。

    ‘慎者,谨静也’,山娃做事有些毛毛躁躁,故夫子给它取字‘慎’,希望他以后做事能谨慎端方。

    这一批蒙童的学堂设在私塾的后院,面积不算大。

    为了方便韩夫子看管学生,学堂并没有像平常的家居房堆砌墙壁,而是沿着房顶挂着四张木制帘,一般人只要站在帘外不远处就能看清里面的状况。

    撩开帘子,五张学生桌围成一圈,和他上辈子的课堂有一些不一样,没有椅子。

    桌子长半丈,矮矮的,桌底下惦着一副坐垫,是跪的听课的。

    谢行俭和山娃来的早,可优先选择座位,两人想了想决定挨着做,毕竟是熟人,相互有照应。

    谢行俭取下他娘给他做的书箱,一一将买来的文房四宝摆放在桌上,不一会,其他三位蒙童赶来了。

    选在他对面坐的少年叫林邵白,几人之中岁数最大。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