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2(2/2)

    久而久知,学生们就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开始尝试自己思考。

    接下来半个月,陆时秋上午上课,下午就整理教辅书。

    五个女学生坐在最前面,隔了一点距离,后面是旁听生,这些人年龄大小各不相同。

    以陆时秋的名声,首印两万其实有些困难。

    “两本加起来只要一百五十文。”

    他刚想报千字五百文,却听陆时秋问,“如果一次印两万本,单价是多少?”

    木氏想了想,也觉得这主意不错。白天就让下人守在拱门,不许人随便进来这边。

    有一小部分人于读书一道有些天赋,

    而这些先生也终于有机会旁听陆时秋的课。

    七日后才能印刷成功。

    如果对方不要润稿费,只让他们代印,那只需要出纸墨费,印刷费,人工费和书号费。如果不愁销路,当然是这种方式更划算。

    半个月后,底下的孩童们全都能拿到两本简易书籍。

    陆时秋编完两本,找书店掌柜谈合作。

    陆时秋凛然,这个价格其实还是有些高了。他跟书店掌柜磨了半天,对方让了十文钱。

    书店掌柜接过他汇编过来的书,每个字旁边都有图案,画得栩栩如生。

    接下来,陆时秋下乡考察时,顺便把这事给底下那些先生说了。

    陆时秋也不急。

    既是蒙学,教辅书自然是两本,一本是常用字汇成的《蒙学常用字》,另一本是简易算法。

    他没赚这些人的钱,这些先生倒也能接受这个价钱。

    囡囡点头答应,“行,听爹的。”

    渐渐地,这些学生提的问题越来越难。

    同时心里也越发感慨难怪他能教出两任状元,这引导学生的本事确实比他们以及他们的先生强多了。

    陆时秋想了想,“既然是开办蒙学,也不必每个字都学会。不如只教他们常用字吧。我来编一本常用字的书,可以当教辅。”

    半年后,第一批蒙生顺利结业。

    陆时秋从来不会直接告诉她们答案,而是引导大家思考,然后让其他人帮着一起补充。

    当陆时秋讲完上课内容,接下来就是提问环节,她们会抛出各种问题,向陆时秋请教。

    《蒙学常用字》一共收录了六千多个字,简易算法教的是加减乘除。

    而且他也不会嘲笑学生笨,而是鼓励。当你回答正确时,他也不吝啬赞美。

    两本书一百四十文成交。

    两百个蒙学,每个蒙学至少一百个学生,那就是两万人。

    这时代已经有了雕版印刷术,印得越多,单价越便宜。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他还是头一回见到这种图文并茂的书,不免有些诧异。

    这五个女学生都被陆时秋训练过,每次都会举手发言,而且她们上课前都预习过。

    而旁听生从来没见过陆时秋这样的先生,他旁征博引,引经据典,摆事实讲道理,不拘泥于一种方法,总能让你顺着他的思路想问题。

    书店掌柜捏着这两个小册子,两本加起来也不过三百页。

    木氏吩咐刘管家去办这事。

    陆时秋思维很活跃,上课时喜欢引导学生发言。

    只是一堂课,就让这些旁听生受益匪浅。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