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6(2/2)
眼前,她应该考虑的是刘家那二亩地的麦子该怎么收。
太坑了,她专业不对口啊,这个时代,连电脑都没有,程序员连村子口捡大粪的都不如。
苏雪桐抓了抓头,“那你得先去,我还得把早饭烧上,刘山还没起呢!”
刘家没有窗帘,第二天天刚亮,苏雪桐就被刺眼的光给照醒了。
苏雪桐翻了翻那几件干干净净但很是寒酸的衣裳,入睡前,满脑子都是该怎么挣钱。
“不早了,我娘都走一盏茶的时间了,我要再不去,她一会又该吵我!”
苏雪桐打开了门,只见赵翠儿手里拎着镰刀,她下意识深吸一口气,“这么早!”
日历上显示的时间是一九八零年八月七号。
想到此,苏雪桐准备刹车睡觉了,越想越不靠谱。
毕竟城市的发展和人类的繁衍生息离不开衣食住行。
她认命地起床,还以为自己起的够早了,哪知刚刚穿好衣裳到院子里,就听见赵翠儿在院子外叫,“桐姐!”
十二三的孩子,再说是孩子,他也不小了。
早知道,她就修个其他专业了,比如做饭或者搞建筑。
苏雪桐一脑子的现代化知识,完全用不上。
西屋看起来更是宽敞,只有一张单人小床。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就是吧,这个家委实没什么好收拾的,一共三张桌子,一个四方小饭桌,一个放在堂屋的大供桌,另外一张小炕桌,在刘山睡觉的炕上。
这可比苏雪桐以为的七十年代要靠后了一些,八十年代初期,刚刚改|革开放。
她洗米下锅的时间,院子里传来了哗啦哗啦的水声,她探了头往外看,只见刘山正立在院子吐冲澡。
小床上放了几件衣裳,苏雪桐随手一翻,从衣裳的下头翻出了一个圆形的小镜子,还有一把掉齿的梳子。
她不会啊,根本没干过农活。
她想过了,养孩子可以,给小破孩当媳妇却是万万不可以。
晚饭只有稀粥和蒸红薯。
苏雪桐松了口气,这还真跟原始社会一样,火决定了能不能活下去。
苏雪桐环顾一圈,实在无所事事,她举着油灯到了西屋。
屋就分了东屋和西屋,刘山睡在东屋,不用想,西屋是她的。
赵翠儿撇嘴,“那成,我先走了。”
苏雪桐原以为刘山会挑嘴,没想到这孩子倒是好养活,喝了两大碗稀饭一块红薯,一抹嘴,别别扭扭地偷看她一眼,上床睡觉了。
一路上的田地间,都是忙着割麦的村民。
苏雪桐下意识走走停停,主要是看人家的手法。
苏雪桐磨磨唧唧,等到太阳彻底升起来前,才在院里的墙角下,寻到了刘家的镰刀,按照记忆里的路线,往刘家的麦地走去。
再就是一本破破烂烂的日历。
麦地里有一个穿着白衬衣的身影,弯着腰,挥舞着镰刀,
苏雪桐收拾完碗筷,下意识还想收拾一下家里的物件。
等她捋顺了,得找个时间好好和他谈一谈。
苏雪桐只瞥了一眼,就赶紧收回了眼神,眉头不由自主地蹙到了一起。
等走到刘家的麦地,她顿时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