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0(1/2)

    上皇说出下一句时,眼底礼节性的笑意迅速冻结。

    “——那易门之事,陆卿日后不必追查了。”太上皇说道。

    “……陛下为何有此决定?”

    “易门对东楚之报复,源于朕当年贪婪,如今已以修罗寺一寺人命相抵,易门也与朕和解,愿为东楚一统天下效力,此前种种,自今日起,便作罢。”

    ……那么多条人命,那么多桩血仇,就一句话,作罢?凭什么?

    太上皇的声音带着一丝显而易见的压迫:“陆卿,你可听见了?”

    陆栖鸾闭上眼睛,片刻后,屈膝俯身——

    “臣陆栖鸾……”

    殷函不忍,看向父皇时,却见他对陆栖鸾的屈服甚为满意。

    “朕知道陆卿是聪明人——”

    “臣陆栖鸾,抗旨。”跪在地上的人,如是说道。

    第141章 修罗魔障

    “你可知,你之权位, 朕可予之, 也随时能收之?”

    ——你知道你这是在和谁说话?这是在忤逆谁的意志?

    可陆栖鸾发现自己并没有设想中那般畏怯, 或者是说站到了这里、且站稳了之后, 眼中的格局就和原来战战兢兢的时期不同了。

    当为尊者与你意见相左时, 你能做的不止是屈服与妥协, 还有抗争。

    “天底下欲做太上皇左右权辅之人,如过江之鲫, 而能做陛下首辅之人, 舍我无人。”

    太上皇的目光变了, 看了一眼殷函的神色,徐徐道——

    “你可知,便是请易门天演师当年入楚,他也没有你这般狂妄。”

    陆栖鸾不卑不亢道:“臣只不过据实而言,太上皇欲定大楚之千秋, 尚需臣在朝中为陛下挡十年风雨。”

    “……哈。”

    太上皇笑了笑,摇头道:“朕早看出来你是个厉害的苗子,没想到这般厉害, 竟还得寸进尺起来了。”

    殷函咬了咬下唇, 道:“父皇,陆师为国政几次涉险,父皇虽远在夏宫,却也并非不知,何以无故为叛臣贼子废了陆师铲奸除恶之心血?”

    “你有所不知。”太上皇并无动怒之意, 反倒给陆栖鸾赐了座,徐徐讲述起了旧事……

    ……

    楚皇登基十四年,励精图治,终令东楚军力远超强邻西秦,四海折服之际,意欲踏平太荒山,图霸九州。

    时西疆统帅穆光谏言,可借楚兵越境被杀之由,试探攻秦,楚皇应允,于当年五月初,举兵五万出关伐秦。

    大军一战得利,又借助墨家攻械接连攻取狩南、奉原等二郡,秦兵溃退至兆阳,得援军,暂时固守。

    楚军势如破竹,增兵十万,包围兆阳并切断秦军来源兵线,只待攻下兆阳关,便可兵指秦都。

    备战当夜,楚军统帅穆光中夜梦魇扰心,坐卧不安之下,忽有异人请见,称西秦龙脉未灭,强取秦壤,必遭天地反噬。

    穆光大怒,以扰乱军心为由派人将异人推出去斩首,而行刑之时,却闻一声古怪的埙声响动,刀斧手全数昏迷,异人也被救走。军中皆传扬此乃上天示警,而穆光不以为然,次日仍强行令大军攻兆阳城。

    战事接连持续三日,至第三日拂晓,兆阳城城门终于被攻破,楚军涌入城中,正待大开杀戒时,忽然兆阳城地龙翻身,地碎天倾,入城之楚军十不存一,皆与兆阳城遗留军民同葬,东楚西征霸图就此含恨。

    穆光回朝请罪,参军将异人示警一事书成奏章上呈楚皇,朝中对此本不以为然,但楚皇乃是心细之君,命楚军整备再战期间,派人暗中前往西秦查探异人之事。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