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7(1/2)

    分。

    太平,太平,太平。

    多少次念经时,嘴上说的是阿弥陀佛,心中想的却是这个名字。深宫岁月漫长无光,唯一可令她想起来便觉温暖的,只有这个名字。

    又有眼泪自眼角滑落,幸而夜色深黑,哪怕泪落如雨,只要不发声息,总是无人察觉。秋夜漫长,可任她一尽这无声忍泣之泪。

    至于夜尽之后,又该如何,她不想知道。

    此刻的她,只想待在长寿殿前,陪在她心爱的人之侧,安安静静地,等着。

    天边现出曙光。

    掌钥宫人启开宫门,宫人与中使们鱼贯而出,奔赴职司。

    城外离宫,不如宫中规矩森严,宫人内侍,具是步履轻快,间或交头接耳,轻轻说上几句不咸不淡的玩笑话,经过万寿殿时,却都不约而同地低头敛容,远远绕着殿外行走。看守的宫人打了个呵欠,被前来巡视的王德一瞪,吓得缩了头,忙忙地躲在一侧。

    韦欢轻展衣衫,浅浅一笑:“王十五娘子来这,倒让我想起从前在长乐观的时候。”

    王德亦浅浅一笑:“王妃好记性。”

    韦欢道:“听着像是很久,其实也不过两三年光阴,怎么会不记得?”

    王德淡笑道:“王妃又记错了,长乐观那时,去今已有足足五年了。”

    韦欢抿嘴笑道:“是么,原来已过去五年了。五年间,十五娘子便自宫人升为正八品掌闱,实是可喜可贺。”

    王德道:“都是陛下恩典。”说完这句,人已走上台阶,自门缝中向内看了一眼,又将看守的宫人叫到跟前,仔细问询。

    韦欢提了一夜的心稍稍放下,悄悄挪了挪位置,一手伸出去,在膝盖上揉了一揉。等王德回头时又跪正,扬声笑问:“十五娘子,阿家命你来,可是有什么话要传?”

    王德自阶上下来,走到韦欢近前,躬身一礼:“太后并无吩咐,是青娘子命妾来的。”

    韦欢道:“则青娘子可有什么吩咐?”

    王德道:“大典在即,例行巡查,没什么特别的嘱咐。”

    韦欢微微握了拳,偏头道:”大典?”

    王德淡笑道:“皇帝率臣民劝进,再四不止,又百官及宗亲戚属、远近百姓、四夷酋长、沙门道士合六万余人,俱上表请太后御极,太后不得已,只得可皇帝及群臣之请,后日将御则天楼、赦天下,五日后御万象神宫登基。”

    韦欢抿了抿嘴,一语不发。

    作者有话要说:

    第264章 心魔(十六)

    母亲终于来了洛阳,乘坐宫车,途经官驿,沿路供奉,比于五品。

    这是她这些时候忠心侍奉所得的回报,她坦然受之,并不觉得有什么好值得愧疚的。

    可是母亲却不这样认为。

    婉儿早早地已为母亲挑选好了下处,虽不是宫人住所中最宽敞的地方,却是白日里最明亮、黑夜里最安静、距她的下处最近、离那些禁卫内侍却又最远的一间。殿中奉承她,将一切打点得十分妥帖,她又亲自留心,因此这一间屋子虽小,一物一件也不过按着寻常宫人布置,却是极尽舒适。母亲到的那一日,她还特地禀过武后,回了城,亲自去宫门迎接,是日武后心情甚好,听她提及,顺口便赐了母亲同五品例。婉儿以为自己辛苦多年,能得到这样的结果,母亲该开心才是。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