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39(2/2)
第387章 效法
李旦的身份十分暧昧。在公开场合,母亲常常称他为“皇嗣”,不是皇太子,不是皇子,而是一个模糊不清、往哪一边靠都可以的身份;母亲以国号封赐他,封地却不按惯例在周地, 而是在神都辖下、膏腴之地;身为亲王,他也既不出宫开府,也不出都就藩, 而是住在皇太子才能住的东宫,出阁之后, 为他选的师保亦是按皇太子的例来办,却不置东宫僚属,只有周王府属;封王许久, 除却极重大——也极无用——的场合,几乎不曾与群臣相见。
她怔了怔,抚了抚我的头,嘴角一扯,像是想笑,却反倒涌出泪来,我见不得她这模样,那点歪念头也赶紧打消,蹿起身唤“阿欢”,两手胡乱去寻手巾,遍寻不至,便掀开外衣,以柔软的中衣衣襟替她擦拭,口内已不知该说些什么,横竖只是求她的话,凡是我能想到的,一应地只是说出去——发誓只爱她一个,发誓不因外面这些事冷落她,发誓她要什么便给什么…她被我忙乱的模样逗得一笑,忽地按住我的手,一本正经地道:“倘若我要你死呢?”
作者有话要说: 欢迎捉虫,以及…晚安。
而今他终于出来了,以亲王的名分, 代持天子仪仗,为大军送行。
我怔怔看她,一时没反应过来这是玩笑还是真心,她却又笑起来,光天化日之下,便靠了过来,作势要来吻我,又在即将靠近时猛然停住,看着我惊愕的眼神,轻笑道:“骗你的。”略抬了头,鼻尖缓缓擦过我的下巴,手指划过我的胸膛,手掌深入衣衫前襟,在手足无措的我的胸膛正中轻轻一戳,似叹息又似爱怜地低声道:“痴儿。”
群臣之人心激荡不必说,连军中将士都甚受鼓舞,我自车窗中望去,可以清晰地看见前排军士们因激动而胀红的脸——母亲轻轻巧巧地抛出一个李旦,便不动声色地扶持了我,又试探了军中的人心向背。
比起独孤绍那麻纸敕书的风光委任,崔明德的任命则隐晦得多,母亲只给了她一封玺书,命她“试检校前军记室事”,也不令她随军赴任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这旨意不出意料地引起了些小小的骚动, 不是因我也被母亲凑在送行的队伍里——这当然是件于礼法极不相合的事,但与李旦送军出征相比 , 便显得微不足道——而是因这是李旦自被废以来,头一次作为皇子和亲王而正式在非新年、大朝集和婚礼时正式露面。
除却李旦送行之外,次为显眼的便是独孤绍以女子之身独领一军的事,这一次朝中倒并未因她是女子而大加反对——但实际反对的原因却正是因此——口口声声都只说她资历浅薄,须更加历练,然而母亲格外强硬,不经凤阁鸾台,直截自宫中出麻纸拜元康父女为将,并选羽林精锐为前军,归在独孤绍名下,赐号曰“镇东军”,封独孤绍为“镇东将军”、银青光禄大夫。
母亲对此次出兵极为看重, 往常边将或外官赴任,旨下当日即该出城, 这次却特地命司天监卜定良辰吉日, 以李旦和我送独孤元康、武承嗣送王孝杰至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