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2/2)
桂伯对建戏台的那块地,印象比较深刻。
小伙子也报上性子,分别跟何清、柯师成握手。
听到有很多瓦砖、碗片,柯师成心里已经有猜测,觉得可能是建筑遗址。
第23章 村戏(二)
“我记得,戏台挖地基那会,我和小伙伴过去观看,想找找有没有古钱捡,然后听大人说是挖出什么东西来,桂伯,是人的骨头是吗?”
“给它拾骨装陶瓮里,放到林埔的坟地。后来金府出事,村里人就给它修了墓,还请师公做法事咧。不过前些年,林埔修公路,小孩的骨头就不知道埋
桂伯和庆杰不是爷孙,他们是亲戚,同样两人跟李晖也是亲戚。东堤村的村民都姓李,村民间都是宗亲。
老伯介绍他名称,热情招呼。
李晖没法亲自前来东堤村,他拜托村里的亲戚,代替自己接待柯师成。负责接待的人,无疑就是眼前这两人。
“以前的习惯啊,小孩儿夭寿死,不会进棺材,随便挖个坑就埋了。”
“庆杰。”
庆杰小时候跟其他农村孩子一样,放学后,要去放羊或者割兔草。
“这位少年家是?”
“村子本来在西面有座老戏台,破破烂烂, 不能用。村里凑钱要建新戏台, 带头的几个人商议, 觉得村东那块地好,挨近马路,邻村村民过来看戏方便,戏台建在个位置, 才会热闹。”
“有人骨,小孩儿的骨头。”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老伯看向何清,他以为何清也是道士。
柯师成对这事感兴趣。
“是块公家地,荒地没什么用途,地里有很多破瓦砖,破碗片, 不好种庄稼,放着长草。”
“骨骸后来怎么处理?”
桂伯家是栋两层砖楼, 粗陋装修, 在村里是比较穷的人家。他家客厅,茶几陈旧, 茶具看着也用了很久, 茶海缺口。
何清礼貌回答。
桂伯本来想说这事的,被庆杰抢先。
“我叫桂啊,来,到前面我家喝茶。”
看来介绍李晖找柯师成的人,应该就是李庆杰。
当时庆杰也就七岁,听到大人议论纷纷聚集在一处土坑前,他也想凑过去看热闹,结果被他爹给撵回家去了。
柯师成呷口茶,发觉茶叶难喝,还是一口闷完。
“阿伯,我叫何清,是师成的朋友。”
“我小时候过去那边放羊,还在地上捡到几个古钱咧,也不知道以前那里是什么样子。”
二十年前, 村民热衷看戏看电影, 那时村民消遣娱乐的项目比较少。
桂伯讲的是旧社会的事,穷人家的小孩子死亡,不会买棺掩葬。
这样由宗亲组成的村子,一般每年都会举行祭祖,如果村子的华侨多或者村民豪富多,每年的祭祖仪式还都会很盛大。
“是块怎样的地?”
桂伯泡茶招待, 柯师成询问桂伯关于戏台当初营建的事,二十年前, 桂伯四十来岁, 而庆杰只是个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