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8(2/2)

    这一年多来,随着苏哲还有周天爵、

    邱文忠和郑文胜都是体育线上的老人,?或者说,在场,这个中国选手区的教练组成员们,也都是经历过十多年前辉煌盛景的人们。

    【现在的选手连奥运的半决赛都没进吗?这也太差劲了吧?】

    而110米栏不同,?在十多年前,中国出了一个名为宋琛的天才,他的存在早已打破了人种论的壁障,?在世界的舞台巅峰,为中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所有国人因为他的存在而骄傲自豪之后,随着他的退役,?中国也彻底退出了曾经辉煌的舞台。

    有些人在短暂地重新关注这个项目后,又会因为这个项目如今不符合他心目中的想象,最终又再次放弃了这个项目。

    事实上,体育圈内的人,都默认这一切并无对错,毕竟大多数人观看竞技体育,就是怀着慕强之心,只是这么多年来,这种压力如影随形,确实也让他们感到身负重担。

    十多年的时间啊……

    在男子百米的项目上,?它的难点在于突破和发展,?在过往,?这个项目一直未能获得足够优异的成绩,?但人们知道,亚洲人种和黑人白人之间天生强项目不同,所以中国人在这个项目上的成长较为艰难这件事,?更多的人也会理解。

    许多人知道这个项目,也认为这个项目应该是中国的强项,但这个项目在这十多年间的水准,实际上却并没有达到人们心目中原本的预期。

    【十多年前的全国纪录都没能打破的吗?】

    这种落差,让国人对于110米栏项目爱之深责之切,无数因为辉煌时期而关注110米栏项目的目光,也随着潮退之后裸露出的真实,而对这个项目感到失望,最后移开了自己关注的目光。

    当年的辉煌犹在眼前,而这十多年来的沉寂在此之前也一直压在所有人的心头。

    在中国选手区的席位上,?邱文忠和郑文胜都抑制不住情绪,?和观众们一样,?一齐朝赛道上的苏哲送去自己的支持声。

    所幸,这一切都过去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第?117?章

    诸如此类的言语,是这个项目的运动员所能经常见到的,许多人的记忆还停留在当年的辉煌,却鲜少有注意到在低谷时期仍旧在为这个项目不断拼搏的选手。

    不论是此前的百米项目,?或是今天的110米栏项目,?在中国田径上都有着独特的地位以及其艰难的发展历程。

    直至此时,直至苏哲彻底以第一名的姿态冲过这场110米栏半决赛终点之后,邱文忠等人终于松了一口气,然后兴奋地挥舞起了双手。

    这十多年来,国内的110米栏项目一直处于一种相对尴尬的状态,提起这个项目,大多数人唯一能够想起的名字就是宋琛,只有真正圈内的爱好者,才知道诸如叶俊这样的名字。

    作者有话要说:  啊啊啊,两组半决赛,我尽力了!QAQ明天见!!!

    【怎么是这个水准的成绩啊……】

    暌违十余年时间,中国队的跨栏选手,终于又一次闯进了奥运110米栏项目的决赛圈!????????????????????????

    “苏哲,?好样的!!!”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