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4(2/2)

    一则纥扢斯祖上同大唐也算有些香火情,安北虽反了长安,但上至传说中的小郎君,下至郭凤虏及一众安北军都是唐人,怎么也强过回鹘人。

    巴思匍自觉思虑无遗,一切都是为了部落好,万万想不到固昆会激烈反对,甚至带着塔恰木连夜离开纥扢斯,不知去了何处。

    巴思匍心知纥扢斯无法守护这笔财富, 便想以此为部落换取最大的利益。想来想去打算两头下注, 分别通知黠戛斯和回鹘。前者算是他的投名状,后者则希望以此消息换回族内青壮,以免族人在同唐军的交锋中被充作了炮灰。至于黠戛斯和回鹘之间的冲突,则等族人回到草原后, 他再伺机而动,看到底要投靠哪一方。

    他自觉眼下机会十分难得,黠戛斯卧薪尝胆百年满心满眼都是对回鹘复仇,安北只需要配合黠戛斯行事,前后夹击便是灭不了回鹘,也能截断回鹘后路,使其如无

    这几日他带着族人到处寻找固昆,完全没想到固昆的目的地竟然是安北。

    固昆简直想骂巴思匍一声蠢。对草原各部族而言,铁器的存在可谓是重中之重。巴思匍只想到回鹘看重铁矿,能用这个消息换回族人,难道黠戛斯就不看重了吗?一旦回鹘派兵驻守这里,黠戛斯会如何想,难道猜不到是他们透露了消息?更何况巴思匍相信回鹘人,他却是不信的。如今回鹘可汗骨力裴罗远在洛阳,离着草原最近的便是驻守大唐边镇的图弥渡。图弥渡这个人心胸狭隘,怎么可能把寻到铁矿这么大的功劳让给“软柿子”纥扢斯。保不齐收到消息的第二天便派兵绞杀了纥扢斯,把功劳揽到了自个身上。

    二则在固昆看来,安北孤悬草原,处境并不怎么稳当。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想来想去,固昆都觉得纥扢斯的处境极度危险,往北投奔黠戛斯已是来不及,当下最好的选择只能是安北。

    前有安北同回鹘世代血仇,后有安北同长安闹翻。眼下安北虽然暂时安稳,可一旦回鹘灭掉了大唐,转身回头第一个就要吞掉安北。便是大唐扛住了回鹘,但回鹘已占据洛阳,隔断了安北同长安的联系。安北还不是被回鹘捏着手中,想怎么揉搓便怎么揉搓。

    然塔恰木意外发现铁石, 却是让巴思匍动了旁的心思。他虽性格软和, 人却非蠢钝不知事,自是一眼认出了铁矿石, 更知道在缺乏铁器的草原,一个可能存在的铁矿意味着什么——那是一笔难以想象的财富。

    作为纥扢斯人,固昆体内天生流着反抗回鹘人的血液。然过去碍于情势,固昆不得不在回鹘人面前伏低做小。现在有了这么一个机会,巴思匍不仅不抓住还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固昆不免对此失望无比。更让他无法理解的是,巴思匍在知道铁矿的存在后,还打着两头下注的主意,通知黠戛斯不说,还想要通知回鹘。

    对固昆而言,选择安北并非贸然之举,而是深思熟虑的后果。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