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 第四章(2/3)
司马师看着盘中菜肴上那颗颗点点的圆粒,皱眉道:“真不知蜀中人物怎么喜欢吃这种东西?又麻又辣,只要不小心吃了一颗,舌头上便半天麻木,这不是在受刑么?除了花椒还吃茱萸,没有一样不辣的。”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司马懿听了也是一愣,转而便摇头道:“王司徒虽是壮心可嘉,只是不能忍辱,性刚则折,这倒是我们的教训,为人切不可逞一时之性,断送了长远的指望。子上,这事你可打听清楚,再慢慢和元姬说。我知道这些年来你们兄弟整日读书习武,无有玩乐的时候,着实有些枯燥,但成就非凡之大业,便须得付出非凡之辛苦,我在这些儿子中最看重的是你们两个,你们可要好自为之。”
这天晚上,府里的菜圃中,司马兄弟带着高翔坐在一起饮酒。
司马懿听了,面色稍霁,跨进大门里去了。
半个多月后,高翔跟着司马一家到了温县孝敬里的老宅。
司马懿“哼”了一声,道:“年青人虽有些才华,未经磨砺便总是少了百折不回韧性,莫说与刘备相比,就算是我魏国的司徒王朗,七十六岁尚且随军出征,这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岂不值得我等效仿?怎可一被贬黜便灰心丧志,整日嬉游!”
司马昭见了他那诚惶诚恐的样子,噗嗤一笑,说:“也不用吓成这样,父亲不会和你一般见识,纵然说你两句,也不会太为难你,你若真躲不了,只管听着就是了,若是实在不成,只管仿效你主昭烈皇帝,哭一哭就罢了,父亲再丢不起这个面子的。”
除此以外,这倒是这两年来高翔难得的舒服日子,司马老宅附近有许多农田,两兄弟想来也是喜欢这样的田园乡居,便暂时放松了习文练武,时常带着高翔四处游赏,还命仆从带上熟鸡黄酒,不时便在外面饮酒高歌,直到黄昏时分才回来。乡间人情淳朴宽厚,很少讲论什么西蜀东吴,高翔在这里终于暂时忘记了自己降兵的身份,也开心起来。
兄弟两个忙端正了面色躬身领命。
旁边的司马昭夹起一块鸡脯肉放进嘴里,咀嚼了两下,笑道:“如今我倒是吃惯了这花椒的味道,菜里肉里加几粒花椒,味道倒是独特。不过大哥你易发眼疾,这种辛辣之物还是少吃为妙,这两盘都是没放姜葱花椒的,乃是特意给你做的,你吃这两个吧。”
还未等司马师说话,司马昭已经强绷着面皮似笑不笑地说:“父亲,您说的已经是旧历了,方才回来时我们已经听说,我那岳祖父在两军阵上被诸葛孔明活活骂死了,这事未经证实,还不敢告诉元姬,否则她知道祖父身死,不知会怎样伤痛。”
从那一日起,司马兄弟果然很少出门,整日闭门读书,读累了就在庭中练剑,不过他们倒是也不拘着高翔,时常遣他出去办些差事,采买些乡野土物。
司马懿看了看他,道:“四字一句的,还真有点诸葛孔明的味道。”
司马昭则在后面悄悄一拉高翔,附着耳根子和他说:“这些日子父亲心绪不好,你远着他些儿,莫要让他把气撒到你头上。”
司马师道:“父亲常年戎马,殚精竭虑,如今暂时小息,也算浮生偷闲,正恐今后闲不得耳!”
这一天他们又出去游玩,晚上回来时,便看到司马懿正襟危坐在堂上,司马兄弟一见就知道不好,连忙施礼问安。
高翔这些日子耳朵里都灌满了,说大将军这一次倒霉都是受了蜀国诸葛亮的害,虽然他在这里服役久了,与众人都熟,等闲没有人为难他,只不过他作为这里唯一的蜀国降兵,总有些里外不是人的味道,这些天都不敢多说话,生怕别人注意到他,此时听司马昭这样一说,更是忙不迭地点头,看那样子是打定主意今后离司马懿有多远躲多远。
司马兄弟在老宅与妻儿团聚,有两天没来找高翔,只是打从第三天起高翔便又开始辛劳当差,如今两位司马公子又兴起了一个新的招数,常常是两个齐上,此出彼入,将高翔夹在中间就如同夹肉烧饼一样,真是苦不堪言,高翔觉得自己简直要被他们挤扁了,内脏都要被挤压出来。
司马懿看着祖宅的大门,负手长叹道:“当年离开此地辅佐太祖逐鹿中原,转眼已三十年矣,不期今日中道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