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 第十二章(3/3)

    李从善转头见李煜已经掩住耳朵不肯再听下去,他常年修佛,哪听得了这个?

    于是这位神武将军连忙收住话头,摇着他的胳膊道:“好了葛格,我不说了,快把手放下来吧。你看那水面的荷花已经快要开放,到那时正好在亭子里赏莲花。”

    说了一阵花花草草,李煜的脸上这才恢复了血色。

    又过了不久,便听到杨业殉国的消息,他带的那些山西子弟兵也全完了,捎带着那首倡北伐的贺令图也死了。这一下东京城中可是震动了,曹彬那一路只是败了,大将还都活着,西路军可是折损了一个骁将杨业,那可是“杨无敌”啊,多年来威震边疆,如今却被俘绝食而死,怎能让人们心中不恐慌?尤其是那萧绰还下令将杨业的头颅割下,装入匣中,传送边关各地,一时间辽军士气大振,而宋军则大受打击,后面再有战斗,往往未曾对敌便已经失了信心,无法守住已经夺得的土地,于是在辽国的节节进攻之下,将那些州郡怎么吃进去的怎么又吐了出来,辽国顺利地收回了所有的疆土。

    李从善将自己打听到的消息原原本本讲给了哥哥听:“曹将军那一路败了,杨业将军便和主帅潘美等人说,辽军锐气正盛,打不了,赶紧撤,军民都能保全,结果王侁和刘文裕阴阳怪气,说什么‘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逼得那杨业只能自蹈死地以表清白。本来他不至于一定就死的,约好了在陈家谷口汇合,潘美等人在那里接应杨业,到那时只要用强弩对着后面追赶的辽军一阵猛射,还能把场面找回来一些,哪知道等杨业带着残部到了那里,却发现谷口一个人儿没有,杨业便知道自己这一下是必死了,连着他的儿子杨延玉也一起战死在那里,听说官家十分震怒,这一下牵连可大了。”

    李煜听了,不由得唏嘘慨叹:“当真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没想到那赫赫有名的杨无敌竟然是这般死法。”

    又过了些日子,赵匡胤终于带了文臣武将回到汴梁,李煜知道他这一次损兵折将,十分的受挫,因此便体贴了许多,看着他在灯下草拟诏令,便端了一杯茶过来。

    赵匡胤抬起头来看了看他,勉强一笑,拉着他的手说:“生受重光。”

    “我知道你这些日子心里不爽快,不过杨将军已经死了,你也别太过忧伤,损了自己的身子。”

    赵匡胤慨叹一声:“那杨业乃是太原的降将,却忠勇若此,而那潘美、王侁和刘文裕可都是跟着我的老人儿了,这一次却做出这样的事情来,我原知王侁性情刚愎,可是也没想到离谱儿到这种程度,辽军若是再厉害一点,,他们活脱脱便是被关云长水淹七军的于禁,只坑了庞德殉难,这一次若是饶了他们,除非饶了蝎子!杨业赠太尉、大同军节度,赐其家布帛千匹、粟千石。大将军潘美降三官,监军王侁除名、隶金州,刘文裕除名、隶登州,都回家钓鱼去吧。对了杨业除了杨延玉之外,还有几个儿子,也都是好的,录其子供奉官延朗为崇仪副使,次子殿直延浦、延训并为供奉官,延瑰、延贵、延彬并为殿直,虽然人死不能复生,然而朝廷如此旌表,也算是给杨家一个交代,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见李煜连连点头,赵匡胤心中一阵憋闷,有一些事情他还是不能对这人说,事实上自己心里有几句话不能对任何人说,当年自己得了杨业,十分器重,刚开始封了郑州刺史,后来迁了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又赏赐了许多东西,那杨业也当真不负自己的期望,在雁门大败契丹,从此契丹望见杨业的旗号便遁走了,杨业威名大振。

    他这般出彩,边境的将领便有人妒忌起来,有人悄悄向自己打小报告说杨业的坏话,自己看了之后也不多说,直接封了转交给杨业,让他自个儿处理。当真是“众女嫉余之蛾眉”啊,总是嘲讽说后宫的女人宫斗得厉害,其实外面朝廷之中也是一样,连军事将领之间都是如此,他们从事的可是生死攸关要命的职业啊,还这般叽叽喳喳内斗不休,真是让人无说。

    要说这一次那三人这般对付杨业,只怕也有这样的心思在里面,自己对杨业如此器重,只怕是“爱之反而害之”,一想到这里,他的心便又痛了起来。

    赵匡胤站在窗边,又想到了承天太后,谁能想到对方一个年轻的寡妇竟然这般厉害,这位萧绰萧大姐可是和周世宗的那位温良恭俭的符皇后大不一样啊,自己本以为她声名狼藉,大宋攻辽便如同探囊取物,哪知竟然碰了这么大一个钉子,当初若是符皇后有这般本事,自己未必讨得了好去。要说这一次御驾亲征虽然败了,然而自己还算好的,起码全须全尾地回来了,三弟光义被辽人射了一箭,如今正在家里养伤,女人果然是祸害!

    赵匡胤正想着整理军备再一次攻打辽国,忽然蜀中传来急报告,王小波李顺反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