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卒 第十章(2/3)
伙计肚内寻思:果然又是冲着李成的山水画来的,看那精神头儿也不像是口舌生疮的样子。
易槿棠又是一笑,如今鱼明琇已经因为历次的战功升为正六品上的昭武校尉,算是中级军官了,他如今年方三十岁,刚到而立之年,在这个年纪就做到这个位置,堪称是年轻有为了。他这个官衔自然也就不必再住在营中,便于东京城买了一栋宅子,与易槿棠两人住在这里,清清静静过自己的小日子,时时也与司徒锦毕荣廷等人往还,有客人的时候家中也十分热闹,易槿棠有时静极思动,倒是盼着他们能来。
人声鼎沸,夜色温柔,不但店铺里伙计笑吟吟的,街道上也有人提着茶壶售卖汤药,要说东京城夜市不少,然而易槿棠最爱的还是这马行街,这里比州桥夜市还要热闹繁盛百倍,而且离自己家里也近——确实是自己家里,那官府存档的房产赤契上写的乃是两个人的名字。
鱼明琇看着墙上那几幅李成的重峦春晓图、秋山静钓图,还有什么群山雪霁、阔渚晴峰、乔木萧寺之类,许多都是淡墨的画笔,果然惜墨如金气象萧疏,倒是很符合他的内心气象。这李成名字虽然普通,如同张成王成一般,然而论源流却是唐朝宗室后裔,只是经过了五代十国,如今又是赵家天下,他那身世实在说不得了,讲不起“我家祖上也曾经阔过”,曾经的凤子龙孙如今要在新朝皇帝——一个都指挥使的儿子手下讨生活,偏偏又十分的不得志,这就悲催得很了,因此便在画中抒发自己的感慨情怀。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易槿棠一向是喜欢看那些山山水水的,从前还没有显出来,这一番二次进东京,估计是见鱼明琇经过两番烈火真金的检验,确实是个可信的人,他这才把自己的性子展露了一些。易槿棠极是喜欢那些山水园亭的,东京城春季里惯常的赏春游园,鱼明琇只陪着他去了一次玉津园,便把他这个秉性摸准了,从此之后每当两人都歇息时,便把什么一丈佛园子、快活林、勃脐陂、独乐冈、金明池全都逛遍了,易槿棠不再像从前一般整天窝在营里,那神色便也爽朗了一些。
不过鱼明琇口中说的却是:“这李成的山水颇有佳妙之处,难怪太后也买了来贴成屏风,请官家来看画儿呢。”
每当自己起了这样的心思,易槿棠便觉得有些对不住鱼明琇,家里来客人这件事虽然让房中增添了人气,欢声笑语格外开怀,宛如过年一般,然而招待客人却也是要付出心力的,又要备饭又要活络气氛,一个好主人不是那么容易当的,自己自然是不成,每次周旋全靠鱼明琇,自己只要在旁边等着吃饭听他们讲笑话就好,一天下来鱼明琇虽然不说,易槿棠知道他也是有些累的。
他们两人常去的不仅仅是书画铺里,如今四海升平,东京城中愈发奢华靡丽了,市面上的店铺都讲究个格调,店面里不仅仅是贩卖商品的,还要有些艺术气息才好招揽客人,否则“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东京城的商家竞争也是很激烈的,不见人家上酒楼吃饭都要找个“花木扶疏”的去处?单是酒醇菜美还不够,入目还得有风景可供赏玩,其风流蕴藉简直超过了从前的金陵,更别说如今金陵城那般残破,府库扫荡一空,更没得比了。
易槿棠低声道:“太后贵为国母,要见自己的儿子也不容易啊,还得拿画儿引逗着。”
易槿棠抿嘴一笑,说:“住在这里的是便捷,要买什么出门便有,只是要睡觉的时候可能未免觉得吵闹了一点。”
两个人进了一间卖口舌咽喉药的铺面,伙计笑嘻嘻迎上来:“两位要看点什么?”
鱼明琇忽然觉得这李成与李煜颇有几分相似之处,人生命运都是高开低走的,因此一个寄情诗词,一个托意丹青,都是在笔墨之中寄托无限感喟。要说这艺术家可能真的是得命中有一些失意的人才能做,然而也不能当真贫困潦倒穷愁落魄,若是落到不名一文,只怕就一心想着找饭吃了,哪还有心情成天愁啊恨的琢磨诗词书画?
鱼明琇含笑道:“的是的,这般繁华热闹的气象虽然是让人心里暖和,然而若是躺下睡觉的时候也听着这些车马人声,便没有那般愉快了,倒还是我们住的那地方好,闹中取静,出得门来便是买卖人家,回到家里关上房门便清净自在了。”
鱼明琇哑然失笑,这人当真是心思细密,连这种事都想到了,要说那李煜倒是很重感情,然而也没用啊!自从南唐被大宋吞了,变成圣朝的一部分,易槿棠虽然对自己信任了许多,但是对于那满朝君臣却更没什么好看法了,确实是的,他从前虽是降卒,然而故国尚在,总觉得有个依托,如今南唐彻底完了,他就像一个人没了家一般,虽然说的是四海归一,然而这天下实在是太大了,人也太多,让他难以有对南唐故国的那种归属感,“你我一家”不是那么容易说的。
鱼明琇一指墙上:“看画。”
然而城边的园林虽然也有小山流水,池塘花木,终究是人工穿凿而成,少有那种宏大的气魄,鱼明琇现担着军职,也没办法陪着他游历名山大川,因此两个人便时常到店铺里去看免费的画,只当做画中游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