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宣和遗事 第四章(3/3)
到最后那恶狼终于餍足了,打了个饱嗝儿,自己的父亲就格外痛切地哀鸣婉转了起来,这简直是“天鹅的绝唱”,确实非常感人,只希望那完颜萨骨无论怎样终究能有点慈悲心肠,听了这样的哀啼,能够打动一些恻隐之心,胯下稍稍留情,毕竟自己的父亲年纪已经有些大了,禁不得那般狂浪的摧折。
又过了一阵,那萨骨千户终于从父亲房中走了出来,听到那打开门栓的声音,赵桓只觉得那仿佛是对自己的讽刺,别说他闩了门自己进不去,纵然这完颜萨骨不插门,自己难道就敢推门进去么?若是那样,只怕父亲当时就活活羞死了。
完颜萨骨吃饱喝足,心情十分之好,出来后看到赵桓,居然十分亲切地笑着打招呼,那副和蔼慈善的样子简直堪称近亲长辈了,赵桓连忙站起来垂手恭送,等这人走了之后,赵桓很快想到伦常辈分,卧房里面抱枕痛哭的乃是自己的天伦父,这人日了自己的父亲,自己可该称呼他做什么呢?难道爹也要分大爹小爹?若是这般排列起亲人的次序来,很显然自己的父亲便要作那小的了,这完颜萨骨才是大爹爹,可是这位千户武官和自己的年纪差不多啊!
一想到这里,赵桓不由羞愧得无地自容。
与金兀术比起来,完颜萨骨倒是个有情意的,和赵佶上过床的第二天,便派人送了些茶叶来。要说金人并没有将五国城的宋俘往死里逼,当然那些普通的战利品就算了,死的死赏的赏卖的卖,不过赵佶赵桓这一班人毕竟身份特殊,十分有用,因此那吴乞买便也不为已甚,在这里拨了一些土地给她们自耕自食,那北国的黑土其实十分肥沃,只要用对了法子,出产十分丰富,只要肯动手,倒是饿不着。
她们这一队人之中,除了那两个从前的皇帝,其她的人都要下地干活儿,那驸马蔡鞗便是“高居东山躬耕”的,然而毕竟这些人本来大部分都是金枝玉叶,做这样辛苦的事情着实不习惯,况且本来也不是很拿手,因此日子总归有些拮据的,日常所饮无非是一些下劣的货色,那茶叶梗子又粗又硬,只有苦味没有茶的清香,虽然是聊胜于无,终究是让人觉得难过。
完颜萨骨送来的可是好茶叶,虽然不是团茶,乃是散茶,然而冲泡开来叶片翠色欲滴,香气四溢,也是很不错的茶了,也不知是从哪里抢来的,如今辗转居然来到自己手上,也算是宋人饮宋茶物归原主。
赵佶看着碗中的茶叶,这是自己的卖身茶啊!一个千户能送出这个也算是不错了,看看当年自己以帝王之尊送给李师师的是什么:进见礼就是紫茸皮衣、七彩细毛布、瑟瑟珠,还有白金廿镒;见了面之后觉得十分如意,那手笔可就更大了,因为李师师妙解音律,自己直接便把国宝“蛇跗琴”赐给了她,至于各种灯盏奇茗、辟寒金钿、舞鸾青镜、金虬香鼎、端溪凤咮砚、玉管毫笔、剡溪绫纹纸、玉彩珊瑚钩等等,更是数不胜数,唉,也不知那李师师现在如何了。
因了李师师,他不由得又回想起从前的生活来,赵佶这个人十分讲究情趣,而且兴趣广泛,除了花石禽鸟之外,对品茶一道也颇有心得,当年北苑官焙就贡献了许多名茶,比如玉清庆云、瑞云翔龙、浴雪呈祥,他也最善于点茶,与群臣聚会的时候,时常便亲手点茶,分赐左右,而且自己还是个注重理论的,写了一本《大观茶论》。
那班金人时常便要说自己性格软弱无能,其实赵佶有时候觉得自己也是很执着的,比如在茶道书画这方面,便是精益求精,颇下了好一番苦功夫,自己的丹青绘画和瘦金体的书法,行家看了都连夸绝妙,赵佶看得出这些人都是纯粹从艺术角度来品评的,并非是因为自己官家的身份才如此吹捧,能说实话的人才是真正的知音。
完颜萨骨送来的茶确实是不错,然而却更让他想念起从前的龙团凤团,再一看眼前粗陋的房屋,那窗框都是原木的,连油漆都没刷,更别提雕花了,一时间只觉得“物是人非事事休”,虽然性灵贵乎天然,然而这洗刷得也有点太过头儿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