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燕歌行(5.7)(4/6)
「你啊……」霍子孟摇头道:「君侯虽然行止无忌,大节上却把得极稳,否
则你以为你一个实封的列侯是那么容易来的?」
「那你担心什么呢?」
霍子孟横了他一眼,「说吧,你有什么条件?」
程宗扬干笑道:「大将军果然明察秋毫……一点小事,请大将军过目。」
程宗扬递来两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字迹。
霍子孟接过一看,一份是确定舞都城作为云如瑶的嫁妆,并入舞阳侯国,其
中牵涉到的城中官员任命、赋税、所用律法等等事宜。
霍子孟看了一半就丢给严君平,「写篇回文,骂死这厮!即使封侯,也是汉
国的疆土,连朝廷的王法都不要了?好大的胆子!」
「好吧,好吧,这些你不答应,那这一张你总得认吧?」
另一张纸上写的全是人名,后面备注了官职爵位。赵皇后父亲封成阳侯,兄
长封新成侯;董宣的司隶校尉之外,又加了主掌刑狱的廷尉;桓郁执掌守卫宫禁
的卫尉军;公孙弘为左内史;朱买臣为丞相长史;金蜜镝两个儿子以及霍去病同
时跻身八校尉……这些都是彼此心照的交易。
霍子孟知道长秋宫夹袋中无人,拿到司法和部分兵权已经是极限。果然,再
往后就是一些商贾和不知名的文士,官职也多是些三百石以下的微末职位。不过
职位虽低,却意味着商贾从此摆脱贱籍,可由正途出仕。
再往后看,霍子孟眉头不由跳了一下,董宣卸任的洛都令却是给了张敞。霍
子孟与张敞有隙,人所共知,如今把张敞摆到霍子孟眼皮底下,明摆着是添堵。
霍子孟毫不客气,提笔把「洛都令」抹掉,「且去蓟城。」
程宗扬争辩道:「他一个文官,去蓟城守边?」
「董卓此贼虽然暴虐,边事上的见地却是不差。老夫已与金车骑联名上奏朝
廷,请以赵充国为中郎将,镇守蓟城。」霍子孟冠冕堂皇地说道:「张敞此子素
无功绩,边地易于立功,若有军功,朝廷必定重用。」
守边容易立功,那是因为太容易死了。程宗扬对张敞也没什么过多的好感,
秦桧把他放入名单,无非是因为霍子孟权势太大,找点平衡。既然霍子孟摆明车
马不吃这一套,程宗扬也没有再多争执,只是默默对张敞说了声抱歉,本来想拉
你一把,结果被老霍一脚踢到北边。
名单中没有宁成,是程宗扬最大的遗憾。他至今杳无音讯,死于乱军之中的
可能性大增,不然再拿到大司农这个职位,司法、军事、经济三者在手,长秋宫
的地位会稳定得多。由于手上乏人,外朝官职收获不多。相比之下,内廷迭经战
乱,徐璜等人顺势扫除对手,独占了三个中常侍的名额,全面掌控南北二宫,算
是最大的一笔收获。
这份名单是秦桧、班超等人反复商议,才最终拟定的,其中分寸拿捏得极为
妥当,双方没有太多争执就确定下来,准备上奏长秋宫。不过等霍子孟这边拿出
拟定的朝臣名单,条就让程宗扬大吃了一惊:韦玄成罢相,原中常侍吕闳拜
为丞相。
吕闳身为吕氏族人,即使没有参与叛乱,也少不了受到牵连,程宗扬还想着
怎么保他一把,却没想到霍子孟会直接提请将其拜为丞相。虽然内朝权力不断扩
大,作为外朝官职的丞相地位大不如前,但到底也是群臣之首,份量十足,就这
么交给吕氏族人,霍子孟能这么放心?
事实证明,霍老狐狸还真这么放心。严君平道:「吕闳为人节操凛然,风骨
刚劲,其为丞相,可安社稷。」
程宗扬也明白此举是为了安抚吕氏,稳定朝局,可凭心而论,自己肯定是做
不出这种选择的。霍老狐狸虽然滑头了些,起码的节操还是有的。
其余三公九卿之类的官员自己也不熟悉,霍子孟能把吕闳推为丞相,这份名
单还是公心居多,程宗扬不再一一细看,表示自己会与车骑将军金蜜镝、御史大
夫张汤等人一并附议,送呈长秋宫。
最后才说到宫中之事。按惯例,天子登基之后,皇后赵飞燕晋太后,迁居永
安宫。太后吕雉晋太皇太后,迁居长信宫。但程宗扬提议,如今天子尚幼,赵太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