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流水浮灯(2/2)

    在梁某看来,那才是最美好的。

    此地此夜,与三娘子,同赏此美,亦是谨之幸。

    苏鸾低头看着那跳动的火苗,绽放了一个极清浅的笑容,于是她点了点头,款步也走到了那河边,向其他姑娘一样,将那莲花灯小心翼翼地放在水上,以手将它摇摇晃晃地推动,站起身来,目送着它顺水而下,双手合十,神色是她恍然未觉的赤诚与认真。

    梁谨倒是事不关己的语气,仿佛他作为江南的大丝绸商人,与此事半点关系也无,道:您是紫宸殿中的人,理解所有的事情,都是从朝廷,从整个社稷来看的。而,到了地方,特别是各自为政的节度使们,却并不是这样看待问题的。比如,靖江节度使只要管浙闽的事,旁的事,他不想管,当然也不能管。

    心中装着沃野千里的您,也相信这些小儿女的玩乐之事么?苏鸾虽是嘴上这样说着,还是接过了梁谨手上的那盏蓝莲花灯,我平素见过的莲花灯多是粉娟,这蓝色的倒是别致。

    三娘子正是小儿女的年纪,如何就说的这样老气横秋。梁谨也不含糊,将一块碎银子放在那摊主的案上,便笑着带着苏鸾继续往前走,蓝莲花是佛家的花,天竺人称它为乌巴拉花,寺里的菩萨手中的那支长柄九瓣青莲,便就是蓝莲花,以此许愿,是最好不过的。

    都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可我,虽是生于江南,长于江南,却并不如何笃信佛法。苏鸾摇了摇头,渐渐与梁谨并肩走过了人潮汹涌的长街,到了街市十字交叉之处,左前方便是一座石桥,桥下望去,便有几个小娘子,点燃了莲花灯上的烛火,虔诚双手合十许愿,梁先生瞧,那样的小女儿心事,是不是美好的很?

    梁先生...多谢。瞧着那蓝莲花灯渐渐变成了目光所及的一个小小亮点,苏鸾将双手放下,转过身便看到默默站在自己身后不远的梁谨,流水浮灯之美,我今日,终有体会。

    于是,便要保住自己域内的良田,转过身来,拿着银子来鼓动这南直隶的百姓改稻为桑么?苏鸾的语气之中,嘲讽不加掩饰。

    梁谨见苏鸾在一个买各色灯盏的摊位前驻足,便止住了这很敏感的政治话题,拿起一盏蓝莲花灯,道,不如选一盏莲花灯,写上心愿,放在水上。

    这位相公好眼力。那摊主见苏鸾意动,便奉承起了显然是替她付银子的梁谨,不是小老儿自夸,这整个吴兴,独独小老儿善制这蓝莲花灯。

    三娘子。梁谨不知从何处拿出了火折子,点燃了苏鸾手中这盏莲花灯的烛火,在那微弱而明亮的火苗的映照下,他那张属于江南男子的清隽脸孔,显得分外柔和,许愿之事从不在愿望能否实现,而是在于,你许下心愿那一刻,发自内心的虔诚与向往。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