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2/2)

    一个志愿者看她拿着邀请函,热情道:“同学,入口往这边走,随便坐。”

    附带教授充满学术气息的半身照。

    席桐赶紧把手机压在杂志下,“我跑急了。快递短信,维生素到了……对了,宋主任让我过去。”

    “你脸怎么那么红啊?孟总的消息?”同事凑过来。

    【文件我发到你邮箱,你在家改,我和宋主任说过了。维C片在我房间,泡水喝醒酒。】

    席桐不觉得自己这番话有哪里不对劲,手机叮一响,收到短信。

    礼堂外面架起了牌子:《Frederick  Kingston:  For  the  new  geion  -  How  to  release  from  daily  pressure》(弗雷德里克·金斯顿:年轻人缓解日常压力的方法》)

    好想让他干这些活。

    例如金主爸爸让她脱裤子。

    她当场就呆住了。

    席桐拿着邀请函回工位,上网搜了一下采访对象,63岁的英国人,定居北美,医学博士,获奖无数,常春藤大学终身教授,教精神病理和心理学,专长是治疗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

    下午雨停了,单位的车送她去A大北校区。A大是所文科名校,林荫大道在午后的阳光下庄严肃穆,透露出浓重的文化氛围,路上都是赶往大礼堂参加讲座的学生。

    全办公室的人都以一种内涵的目光看着她。

    床边放着酒瓶,席桐没喝断片儿,仔细想一想,连说了什么话她都记得。

    床单,被套,枕巾,睡衣,什么都得换。

    她心情复杂地用抽纸包着震动棒,丢到水池里,眼不见为净。

    席桐刚要开口,一道温和的声音从旁边插过来:“她

    “生活部今天和一个外国教授约了采访,主题是现代社会青年人的心理压力,但记者临时请假,他们部又抽不出人手。这教授在业界知名度很高,稿子挺重要,但不是很难,主编向我借人,你要是替他们去,我就给你减点手头的任务。”

    席桐蔫了吧唧地去宋汀办公室    ,领了一张A大的讲座邀请函。

    好烦啊,还要上班。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讲座下午三点,采访是五点半,一个小时。”宋汀给她张单位附近餐馆的代金券当餐补,“提纲都是拟好的。我想来想去,还是觉得这儿你英语最好,可以和采访对象直接交流。”

    席桐说:“我手头任务不紧,不用减。心理学我还蛮感兴趣,而且又是回母校,挺好的。几点钟?”

    例如她借着酒劲儿脱了,然后隔着屏幕勾引他,结果被他勾引得欲火焚身、走投无路、孤注一掷、另辟蹊径。

    同事:“打住,你再说,我真的要想歪了。”

    “我是实话实说啊!”

    果真是业界大牛。

    她趁机跑到洗手间,对着镜子发现脸真的很红,想起今天早上起来的场面,更是整个人都要烧起来。

    一掀被子,满床狼藉,粉色的震动棒在脚边上,凝结着白色斑痕,枕头上的手机没电关机了。

    这时候就觉得孟峄不狗了,每次床单都是他换他洗,她起来晾一下就行。

    这这这,都是她一个人干的?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