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石桥禅(2/3)

    法显望着她,话里的停顿明显带着一股不舍。

    花千遇到法显身旁,看一眼竹篓里翠嫩叶子,疑惑道:冬茶晒干泡茶好喝吗?

    花千遇略感惭愧,不成想采个茶叶还有这般细致的讲究。

    一听就好吃,花千遇咽了咽口水道:我要吃。

    眼瞧着他手指灵活的穿梭在枝叶中,采下一片片嫩芽,自己也手痒,掐了几片芽叶扔到他竹篓里。

    他低头继续采摘,指节上沾染了汁液,微微泛绿。

    我闲着也没事,就陪法师一块采茶叶吧。

    法显忍不住莞尔:茶叶除了泡茶外,还能做菜,贫僧采摘不知春便是为了今晚做菜所用。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反复几次,法显停住动作去看她。

    这些是什么茶?

    法显回道:不知春,此茶只在夏秋两季采摘。

    花千遇顿觉无趣,便岔开话题:法师怎么再此采茶叶?

    想给他擦净手的念头,在脑海中晃过,但她没付出行动。

    一竹篓足以,不过贫僧还要帮禅院的师兄弟采摘茶叶,短时间内回不去,施主若是觉得无趣可以先行离去。

    不过他也习惯花千遇偶尔不着调的样子,甚至还觉得她若不经常搞些乐子,也就不是他熟悉的花千遇。

    禅茶来源悠久,据说佛教传入中原后,有一个叫吴理真的禅师在蒙顶山出家修行,他在山顶种下七株茶树,首个将佛和茶相融,被后世敬为茶祖。

    法显眉眼具是柔和的暖意:好。

    走进茶田里,山茶树立刻将她淹没一半,手指拂过翠嫩的叶子。

    见她不自然的神情,法显适当宽慰道:做菜也没有这么多精细的要求,施主采的很好茶叶都很鲜嫩。

    采茶的季节将过,山上还有些茶叶未采完,贫僧便帮忙摘采。

    茶对于禅宗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主要用于供佛、待客、自饮、结缘赠送等。

    仰天雪绿是上等香茗,茶汤清澈透亮,香气浓郁清新,入口清润,回味甘醇微甜,自然是好喝。

    施主摘错了,茶叶要取顶端的两叶一芽。

    话倒是真的,无念下山一天都不会回来,捞不到有用的线索,回去也是闲着。

    抬头对他一笑,期待的说:我等着你泡好的茶。

    说着又把采下的芽叶丢进竹篓。

    没错。法显点头,抬手一指下方的几层茶树:那片生长的茶田是仰天雪绿,只在霜降前夕采摘。

    他放慢动作示范一遍,两指捻住枝杈上的三片嫩芽叶,轻轻一掐断离枝头。

    除此外,禅宗认为禅茶一味,茶中亦有禅机,禅茶的每道工序都都源自佛典、启迪佛性、昭示佛理。

    茶叶鸡蛋饼,炸酥茶。

    花千遇随手掐了一片嫩芽,送到唇边咬着,嚼碎后汁液溢在味蕾上,微微泛苦,有一丝丝的回甘。

    她在南山禅院住了些许时日,也稍微有一些了解。

    法显顿了一下,又解释道:这一片茶田是禅院内的僧人所种植,移栽周边百姓的茶树,多年下来已经生长许多。

    不知闻春季,名字取的还挺形象。

    听他好像哄孩童一样的话,花千更加不自在,挪开目光问道:还要再摘多少?

    经他一说,花千遇莫名就有些渴了。

    花千遇立即问:什么菜?

    能想象的到雪云浮过,翠绿的叶芽上覆盖了一层薄霜,正符合仰天雪绿文雅名字的意境美。

    习惯成自然,法显已全无反应。

    花千遇不解:怎么了。

    这理由怎么听都没有说服力,就像是为了取笑他而刻意编排的。

    目光远远望去,另一侧有几个灰色僧袍的僧人,提着竹篓在茶树间穿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