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64(1/2)

    道人踪绝迹,她带着千鹤与忽陀站在门口,敲响了秦府的大门。

    开门的依旧是那位熟悉的老管家,见沈绥出现,他笑了笑,将沈绥三人让了进来:

    “郎主正在书斋,早间还与我说,或许您很快就会来呢。”老管家笑道。

    沈绥不曾言语,随着老管家穿过庭院廊道,当她再次看到书斋院子石拱门上砖刻的“银壶”二字时,脑中似乎回想起了什么,渐渐抿紧了双唇。

    书斋门开,管家退下,千鹤、忽陀守于门外。沈绥步入屋内,便听到那熟悉苍老的声音响起:

    “伯昭啊,四年了,你还知道要来看我啊。”

    赭袍白须的老者正坐在案后,抬眉笑呵呵地望着她。沈绥立定,平举双手交于身前,一揖拜下,俯身叩首道:

    “孙儿不孝,四年未见,外公身体可安?”

    她缓缓抬起身来,看到了老者面上说不清道不明的神情。也不知过了多久,老者缓缓起身,走到沈绥身前,将她扶起:

    “伯昭,近些年来我总想着,或许这么一天很快就会到来了。近来我总做梦啊,梦见你的娘亲,我知道,你就要来找我了。”

    “您早就知道我是您的外孙女……”沈绥道。

    “是。”

    “何时知道的?”

    “我从来就不曾失去你的下落。”

    “有多少事是您做的?”

    “大部分。”

    “为什么?”

    “你坐下伯昭,坐下,我们慢慢说。”他没有再回答,指了指一旁的席垫。沈绥走过去,跽坐而下。

    他慢吞吞地重新在案后坐下,长叹一声,道:

    “伯昭啊,你熟读史书,可知道春秋时期,有一个‘赵氏孤儿’的故事?”

    沈绥周身一颤,忽然鼻尖一酸,泪意上涌。

    “你就是我的赵氏孤儿啊。”老人颤抖着声线,缓缓说道。

    作者有话要说:  现在看的迷惑没关系,很快你们就会恍然大悟的。秦臻说他做了大部分的事,代表着有些事不是他做的。他到底做了什么,下章揭晓。

    第二百五十四章

    赵氏孤儿案, 是发生于春秋时期晋国的一桩争权案, 于《左传》《史记》均有记载。而《左传》所记内容与《史记》大相径庭, 后世已然证明, 太史公所记乃史误,左丘明所记才更加贴近史实。

    晋成公时, 赵氏一家独大,家主赵盾乃晋国正卿, 相当于如今的宰相, 执政多年, 打压公室,使晋国国君与其他的卿大夫心怀不满。

    赵盾有子名赵朔, 晋成公之女孟姬嫁与他为妻, 奈何赵朔英年早逝,留下妻子与刚出生的儿子赵武,孤儿寡母无依无靠。赵朔谥号为庄, 故孟姬又称赵庄姬。赵盾另有三个弟弟,赵括、赵同与赵婴。孟姬与他们乃是叔父与侄媳的关系。赵盾、赵朔父子俩死后, 赵氏大权旁落于赵括赵同手中, 孟姬与儿子赵武的日子愈发难过。

    在这样被动的情况下, 只有小叔叔赵婴对她倍加关怀,一来二去,二人之间产生了私情。由于孟姬背后乃是公室,若赵婴与她相好,此后赵婴这一支必定会与赵括赵同争夺权力, 殊为不利。赵括与赵同便打算先下手为强,趁其尚未成气候,斩除之。

    在一番激烈的家族内部争斗之后,赵括赵同大获全胜,并以名正言顺的“扫除家丑,清理门户”之名,将赵婴驱逐到齐国。孟姬因此怀恨在心,索性要与赵括赵同拼个你死我活。时年,晋成公已死,继位的是孟姬的兄长晋景公。她在晋景公面前进言,告赵括赵同欲求谋反。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