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64(2/2)
随后晋景公下令,出兵绛都,将赵氏一族斩尽杀绝,史称“下宫之难”。而由于赵武乃是孟姬之子,有一半公室血脉,孟姬首告有功,故孟姬与赵武均被收养入公室之内。景公本欲将赵氏领地赐给祁奚,韩氏家主韩厥曾受赵盾恩惠,进言说赵氏功劳甚大,不当无后。于是在不久后,景公便立赵武为赵氏新家主,返还其领地,而并非等到他成年后。此事过后,因为赵武年幼,因此赵氏领地实际上落到公室手里。赵氏族人和死忠家臣几乎全灭,实际上等同沦为公室附庸。赵氏实力被打击甚大,持续衰落了几十年,直到赵武成为晋国正卿后才复兴。
伯昭,你记住,欲杀你母亲者,迫害你父亲者,乃武皇与太平。最终导致你父亲丢了性命的,乃当今圣人。我这许多年,一直在做的就是替你的父亲母亲,向这两个罪魁祸首复仇。”
“外界一直传言,我与你父亲关系不睦。但实际上他们都错了,我与你父亲,不仅仅是翁婿,更是挚友,是忘年之交。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太清楚了。你母亲出事后,你父亲忍辱负重,带着你入赘太平公主府,我假意与她断绝关系,实则我们私下里一直有通信。她说她要为怜娘复仇。我还曾劝她,算了,这一条路荆棘满布,实在太过艰险。但是她却不,怜娘是她毕生的挚爱,却差一点被这些人害得丢了性命,更是从此以后失去了康健的身躯,无法自由活动,血海深仇,她咽不下这口气。我说:好
而据《史记》记载,出现了一位不存在的大臣,名叫屠岸贾。是此人谋划了下宫之难,还欲将赵家最后的血脉赵武斩尽杀绝。程婴、公孙杵臼等义士拼死相救,将孤儿赵武偷渡出宫,护送入山,一直到赵武长大,回京复仇。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晋公室本就将赵氏视为眼中钉,再加上时任晋国正卿的栾氏家主栾书忌惮赵氏已久,有此等良机哪里会放过,便联合郤氏家主郤锜进言,劝说晋景公下决心铲除赵氏。于是晋景公下令迁都,离开了赵氏势力盘根错节的旧都绛都,迁于新田。此时的赵括赵同,却失去了之前敏锐的洞察力,对迁都一事背后的目的竟毫无察觉。
“没错,孩子。”秦臻苍老深邃的双眸望着牖窗之外,仿佛洞穿了时空,回到了当年那个波诡云谲的时代,口中轻轻吐出了一句振聋发聩,让人头皮发麻的话,“做了恶事,就要付出代价,不论是谁,哪怕是九五至尊。”
沈绥放在膝盖上的双拳缓缓攥紧,她深吸一口气,道:
沈绥知道,外公所说的“赵氏孤儿”,实际上是《史记》版本的故事。
“神龙政变、唐隆政变、太平公主府灭门案,全都是你们策划的吗?”
“若将咱们的家族比作赵氏,或许有些不相匹配。毕竟赵氏是那样一个世家豪门大族,有众多的家族成员,而我与你父亲母亲,还有你组成的小家庭,根本无从相比。但是你父亲的才华,若朝阳初升一般耀眼,若假以时日,她定当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辉。何况她血脉之古老,之贵重,哪里是这世间俗人可比的。奈何,这样一个熠熠生辉的初升星辰,却夭折于浓稠的漆黑夜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