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3(1/2)

    想到此处,又放松了些。

    “骈州刺史何在?”

    许父沉稳走出,站在那道朱红长毯上,“回皇上,微臣在。”

    “骈州如今一年收成如何,赋税如何?”

    许父一一回答,皇上又问了些与之相关的问题,许父并不慌张,从头至尾从从容容。许知雾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待十三州刺史全部被问过,皇上瞧上去心情不错,好似大乾各地繁荣兴盛,一片太平。

    群臣也极有眼色地恭贺起来。

    直到一声清冽的“父皇”在大殿中响起。

    许知雾顿时攥紧了手,这声音是哥哥的,他为何在这个时候突然出声?

    莫非,与他和曲鹤寡那一番布置有关?

    “不倦,何事啊?”

    谢不倦在皇上和蔼的目光中出列,行礼后朗声道,“儿臣有事要禀。”

    得到皇上首肯后,他掷地有声道,“诸州刺史治下繁荣,却不见得没有异心。”

    群臣哗然。

    皇上抬手止住。

    谢不倦接着说,“为大乾江山计,还请诸位刺史交兵。”

    皇上沉默不语,目光从一个个刺史面上刮过去,好像在判断,又像是在怀疑。

    刺史们脸色发白,面面相觑。

    “交兵”二字,充满了刀光剑影。

    这位三殿下不仅断言他们屯兵,还要他们交出来,若是交不出来,又要如何处置?

    “殿下冤枉啊,臣对皇上的忠心可鉴日月,怎么会屯兵呢?”

    “是啊是啊,没有屯兵,还怎么交兵?”

    “皇上,冤枉啊,三殿下说这样的话,委实了寒了我等的心……”

    “……”

    刺史们激烈地反驳起来,皇上顿时看向谢不倦。

    而许知雾也看向他,心中滋味复杂。

    她没想到哥哥会忽然将矛头指向诸位刺史,虽然她很清楚爹爹没有那番野心,此时也觉心惊肉跳。不仅担心爹爹这边出了差错,也不忍见哥哥惹了众怒。

    她又去看许父,见他神色如常,只是凝眸观察场中形势。

    和那几位言辞激烈直呼冤枉的刺史比起来,爹爹就像是置身于外。

    许知雾忽地明白了哥哥在茶楼里对爹爹说的那句话。

    他在保证骈州不会有事,提前暗示爹爹放心呢。

    “父皇,儿臣不才,侥幸查出诸位刺史屯兵之事,沅州刺史约五万兵,渭州刺史两万,沧州刺史五千……其中随州分两万抵御蛮族入侵,两万镇守城池;沅州扎兵于郊野,不知是何居心;渭州兵力多用于镇压流民起、义;沧州的私兵每日在州府练拳,并不碰刀木仓剑戟,状似在强身健体……”

    方才还在辩驳的刺史们一齐噤声,就跟被掐了脖子一般,面红耳赤地看向谢不倦。

    其余大臣饶是听见“强身健体”绷不住笑,也暗暗为谢不倦的本事心惊。

    查探得这样细致,那他们呢,又有多少事情被三皇子知道了?

    “……父皇仁善,儿臣愿为父皇分忧。”

    皇上捏了捏额角,目光往这几位刺史身上落了落,好像在为他们的辜负感到难过,最终叹道,“允。”

    谢不倦神情不变,回身与曲鹤寡对上一眼。

    两列禁卫军齐整步入殿内,两步一人地守着诸位大臣,手中长刀出鞘一寸。

    群臣惊愕。

    宫内向来禁刀兵,而今三皇子生事,禁卫军配合,皇上也无言默许。

    今年年关不会太平了。

    有那识时务的,譬如沧州刺史,当即跪下道,“皇上,三殿下,容禀。这些年沧州近郊匪患严重,偶尔还会进城抢掠,每每去清剿又躲得无影无踪。微臣头疼之余一时糊涂,招来五千人住在州府,可至今还未逮住他们。”沧州刺史哭笑不得,“这事说出来脸面无光,因此方才不曾坦白。皇上明鉴,臣从未有不臣之心呐!”

    皇上点点头,问谢不倦,“此事属实?”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