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4(1/2)

    所以这一个月,大家过得简直是欲仙欲死。

    看着一道道精致美味的菜从自己手底下做出来,那种成就感就别提了。

    但是只要稍稍松懈一翘尾巴,就会被夏月初训得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

    后厨这些人,就连年纪最大、嘴巴最不饶人的面案师傅杨兴都服服帖帖了,更不要说其余几个了,全都被收拾得啥脾气也没有了。

    尤其是陶波,对夏月初简直是崇拜到五体投地,老大不小的人了,天天像王桦似的跟在夏月初身后,软磨硬泡地想要拜师。

    夏月初对陶波其实还算满意,尤其喜他脑子活泛,喜欢尝试不同的方法,勇于打破陈规。

    但他唯一的毛病就是太浮躁,所以夏月初一直没有松口,打算好生磨一磨他的性子。

    二楼雅间的菜单是早就定好的,全都由夏月初亲自掌勺。

    一楼的单子则是由两位副厨负责。

    夏月初先忙碌起来,不多时,一楼的单子也陆续送入了后厨。

    曹雁辉和陶波也顾不得在夏月初旁边围观,都忙回到自己的灶台前面忙碌起来。

    后厨忙得热火朝天,店里这边倒也没干等着,两个比地面高一些的地台上,年轻的文人学子一一上台,将自己苦思冥想出来的诗文交给周珩和岑元仁。

    大多数人都灰溜溜地被打回去了,只有个别能入得两二人的眼,由何斌当众诵读出来,立刻就拿到胡同里找师傅装裱出来,挂在一楼的墙上任人品评。

    凌子越几个人并没有急着上前,而是在旁边观望了一会儿,见大部分急性子的人已经上去过了,而一些真正有才之士还没有动作,便瞅准时机将写好的诗文递了上去。

    岑元仁瞥了自家侄儿一眼,然后收回视线看向手中的诗稿。

    只看了开头两句他便知道,这诗文定是有人帮侄儿润色过了,那小子还没这种水平。

    他刚要把诗文放入不合格的一摞,不想却被正好扭头的周珩看到。

    “元仁兄,这首诗无论立意还是文采都颇佳,为何要弃而不取?”

    周珩说着伸手拿过诗稿,看到上面岑轩皓的名字,顿时了然道:“元仁兄,你这人,真是太过小心了。轩皓的诗文能写得这样好,跟你的教导也是分不开的。”

    他说罢,将这一批选中的几片诗文拿出来道:“祝鸿博、谈建华、凌子越、岑轩皓……”

    几个被念到名字的人顿时激动起来,听着自己的诗文在大庭广众被诵读出来,脸都红了。

    待诗文诵读之后,他们上前从何斌手里拿过免费券,回到自己桌边,六个人聚在一起研究如何点菜。

    就在此时,一股浓郁的肉香从后门的方向传进来,后厨开始上菜了。

    第186章 一点儿都不贵!(3更求月票)

    只见身着青色上衣、浅褐色裤子、黑色布鞋的三个伙计,每人手中端着两个大盘子,脚下走得飞快,手中的盘子却是纹丝不动。

    但是随着三个人的走动,这股浓郁的香味便散布开来,瞬间席卷了整个大厅,连坐在上头还在品评诗文的周珩和岑元仁都忍不住朝下面张望。

    韩双林走到一个桌前,放下手中的一个盘子,笑着说:“这是您点的断桥残雪,请慢用。”

    断桥残雪这名字太过特别,又是写在外面红纸上的特价菜,所以大家的目光瞬间都被吸引过来。

    周珩也将目光从诗文上收回里,投向了下面的桌子。

    瓷白色的圆盘,边缘上用青花勾勒出一个“初”字。

    一整根带着肉的肋排横跨在盘子上,也不知是烤的还是炸的,表面呈现出微有些焦的褐色。

    肋排上涂抹着酱料,其中一侧还撒着白色的碎屑。

    肋排下面的盘中央装着酱料,上面还点缀了几片清脆舒展的芫荽叶,好似飘着水草的湖面。

    “好一道断桥残雪!”

    周珩当年曾经出去游学,是见过西湖美景的,当初看到这个菜名,他还忍不住在心里思量,不知这道菜是怎么做的。

    没想到夏月初竟有这的巧思,用一整根肋骨当做桥身,完美地重现出了断桥残雪的美景。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