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19(2/2)

    馄饨是荠菜猪肉馅儿的,如今开春了,正是吃荠菜的时候。

    热气腾腾的汤散发着鲜味儿,能尝出来是吊了很久的,虽然比不得上膳堂的汤更加精致讲究,但是味道却也不差。

    馄饨在香菜和红油的掩映下若隐若现,碗中红、白、绿三色交相辉映,格外好看。

    隔壁这家肉饼包子铺,生意也是极好的,不但有许多人排队买,周围各个摊子上吃饭的人也都会点几个端过去吃。

    街头小吃跟饭店中的精致菜肴有着不一样的风味,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城市口味的最好体现。

    夏月初刚才本来只打算买两个牛肉饼,但是摊位老板特意给推荐了刚刚出锅的驴肉包子,说是他家卖得最好的,是招牌。

    夜市上的摊子极多,有挑着担子随走随卖的小本生意,多是煎饼、水晶肴肉、肉饼、包子之类可以拿着边走边吃的东西。

    她抬头一看,摊位旁边的招幌上,果然写着“老陈驴肉包子”几个大字,便从善如流地点了四个。

    面片汤的汤料跟馄饨其实是一样的,调料也没有什么特殊,不过这家生意好也的确是有原因的,就是他家的面和得特别到位。

    用勺子盛起一个馄饨,轻轻吹凉,然后一口咬开。

    将驴肉跟龙这种传说中的神物相提并论,足见老百姓对驴肉的赞誉。

    还有许多胳膊上挎着篮子的人,穿梭在这些摊位中间,像坐在桌边吃饭的客人兜售酒饮和各色小菜、蜜饯果子。

    动物油脂熟了之后的那种勾人魂魄的香味,是素油无论如何都无法做到的。

    他家的面片有点儿厚度,但是外面不黏里面不生,口感也十分劲道,能够让人享受到面在口中咀嚼时候的那种快感。

    夏月初一口咬了大半个包子,不由自主地眯起了眼睛,慢慢咀嚼着口中的食物,感受着驴肉的鲜美味道。

    夏月初拉着薛壮在一家生意极好的馄饨铺子跟前等了半晌才等到座位,点了一碗馄饨,一碗面片汤,再从隔壁摊位上点了两个肉饼,四个驴肉包子,再叫住挎着篮子叫卖的小姑娘,买了两碟小菜,一碟猪肝,一碟鸡爪。

    隔壁这家卖的肉饼是牛肉饼,敢在街上公开卖牛肉馅儿饼,也只有保定府这样的地方敢做了。

    不过今天的这个馄饨,味道还真是不错,虽然不够精致,但是粗矿也有粗矿的美,吃起来清香扑鼻,着实给人一种春天到了的感受。

    夏月初抬手把勺里剩下的半个馄饨喂进薛壮嘴里,笑着问:“怎么样,好吃不?”

    但是只要是有条件的情况下,他对吃还是挺讲究的一个人。

    薛壮其实是个挺挑嘴的人,虽然平时看着不显,条件不好的时候为了活命,什么都能逼着自己吃下去。

    尤其是被夏月初的手艺征服之后,他觉得自己已经没办法再随便出去吃东西了。

    所以虽然为了方便,都用了一样的底汤和调味的,但夏月初还是给了个不错的评价。

    里面的馅儿也是用料十足,能吃得出用料十分新鲜,猪肉微肥偏瘦,荠菜翠绿喜人,一口咬下去满口清香,不腻不柴。

    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下驴肉。

    还有些人是选好地方摆下摊位,支起炉子,周围再摆上几张桌子,卖得多是馄饨、热汤面、各色汤羹这类需要坐下来慢慢吃的东西。

    牛肉饼味道十分的香,一口咬下去满口流油,面皮外面烙得酥脆,里面一层被从馅料中烙出来的油脂和汤汁浸润,既入味又软糯。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前世夏月初也对此有过一些了解,通过现代科学的研究,驴肉的确是比猪肉、牛肉的口感更好,营养价值也更加高。

    陈家的驴肉包子不亏是招牌,一口咬下去,外皮松软,肉香四溢。

    甚至还有几个挎着篮子的人过来,多买上一些放在篮子里,盖上保温的小棉被,拎着到那些看杂耍、听说书的地方去吆喝叫卖。

    难怪这家排队的人这么多,馄饨包得皮薄馅儿大,煮得更是恰到好吃,外皮软而不烂,薄而劲道。

    而肉的味道鲜不鲜、好不好吃,最主要的就是看肉中影响鲜味的氨基酸含量有多少,驴肉中氨基酸不但含量丰富,而且种类全面,所以驴肉才会让人觉得格外好吃。

    里面的肉馅儿是肥瘦相掺的,约摸着应该是三分肥七分瘦。

    看来保定这边爱吃驴肉,果然还是有历史传承的。

    夏月初见他没有皱眉,便知道这味道是他能接受的,便把勺子塞给他,招呼他多吃几口,自己又去尝面片汤。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