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24(1/2)

    这道菜中,海参的口感鲜嫩脆爽,本芹和香菜梗的又风味十足,花椒油和芥末这种看似奇特的搭配却擦出了不一样的火花。

    海参条吃起来鲜香麻辣,就好像食物在舌尖上跳舞一样,嘴里满是一股鲜活的感觉。

    就在众人还沉浸在头两道菜带给大家的新鲜感中无法自拔的时候,后厨又端上来两道凉盘。

    “桃花虾球。”

    “竹荪酿三鲜。”

    桃花虾球的样子格外引人注意,夏月初用食材在盘中摆出了树冠的模样,一只只虾点缀其间,就像是在枝头盛放的桃花。

    这道菜看起来十分美观,而且一个个虾仁儿还真的有些像是桃花的模样。

    吃起来虾仁鲜爽,口感弹牙,还带着一股浓郁的酒香。

    虾仁是用花露酒腌渍入味的,然后利用特殊的刀法,在虾背上以不同的角度和深度切三刀。

    将虾下锅汆烫断生的时候,虾仁会变得卷曲结实,而之前切的三刀,恰好就改变了虾仁原本该卷成虾球的状态,而是卷成了一个奇特的形状,从某个角度看过去,便像是一朵浅粉色的桃花。

    桃花虾球的盘子边上还配了两道不一样的酱汁,便是上膳堂最受欢迎的麻椒酱和香醋汁。

    两个料汁风味大相径庭,但是效果却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全都让吃的人胃口大开,开始将目光投向了下一道菜。

    竹荪这种食材许多人都并不陌生,但是多数都是煲汤来用,味道鲜美无比。

    而这道竹荪酿三鲜,则好像生怕竹荪的味道还还不够鲜美一样,还在其中加入了鱼肉、蟹肉和蟹黄。

    这三鲜被包裹在竹荪内部,通过蒸制,滋味渗透入竹荪网状的体内,而竹荪的鲜味也会渗透入这三种食材当中。

    最后趁热在竹荪上涂刷调好的料汁,然后放在一旁自然冷却。

    冷却的过程中,料汁也基本都通过竹荪身上的孔隙渗透其中。

    这道菜吃起来,外脆里韧,竹荪的口感清爽,叫起来咯吱作响,内里是切成细粒的鱼肉、蟹肉和煎熟的蟹黄,又鲜又香。

    几种食材的口感冲撞在一起,鲜味更是层层叠加,放入口中之后,鲜味随着咀嚼不断地释放出来,每嚼一下都好像有不一样的口感和味道,让人欲罢不能。

    第657章 石榴飞龙

    四个凉盘不但勾起了众人食欲,还勾起了大部分人的好奇,尤其是上膳堂的老食客们。

    他们发现今天上的四个凉盘,竟然都是从未在上膳堂吃过,甚至也没听别人说起过的。

    “夏娘子这是又出新菜了啊!”

    “你们说会不会今天一桌喜宴,上的都是咱们没吃过的菜色啊?”

    “这个难度有点儿大吧?只要有一半都是新菜,今天就真是值了!”

    “就是,做人不能太贪心,能吃到夏娘子亲手做的菜,哪怕是以前吃过的,我也乐意。”

    冷盘被众人吃得七七八八的时候,热菜终于开始上桌了。

    头一道上来的便是石榴飞龙。

    主桌这边上的,自然是夏月初家里宰杀的那只。

    但是夏月初家里的飞龙有限,不可能保证每一桌的供应,其余桌上的,都是魏国涛去东北那边买回来的冻货。

    味道跟新鲜宰杀的肯定会有些许的差距,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了。

    飞龙这个名字听起来十分高大上,其实是因为这种鸟飞起来的时候十分优美,犹如一条在空中游弋的小龙,因此才得此名。

    飞龙一般来说都是做汤,或是炸、烤而食。

    前世的时候,据说慈禧喜嗜此物,所以在清朝的时候,飞龙作为进贡佳品,在宫中也被开发出了不同的做法。

    夏月初今天做的这道菜,便是从满汉全席中研究出来的。

    禽类的胸脯肉基本没有脂肪,做不好很容易发艮发柴。

    最开始多是用煎炸或者是烤来烹饪,成品虽然干香有味,但是却干柴难以下咽。

    后来便又研究出来,进行溜炒或者是爆炒,让食材在芡汁的保护下得以保持鲜嫩的状态。

    而满汉全席中这道叫做石榴飞龙的菜,则是在飞龙脯肉中掺入肥肉丁和鲜虾肉,使之互相融合,弥补了飞龙肉脂肪少的不足,取长补短,借此达到最佳的味道和口感。

    飞龙肉、猪肉膘和鲜虾肉都切成细粒,混在一起调味,再加入少量的高汤和湿淀粉拌匀,制成馅料。

    取完成的鸭皮腌制之后修整形状,作为外皮,抱起十二份馅料,在封口处放一小根蒸熟的腊肠,用细线扎紧整理做石榴状,用小火蒸熟之后,减掉细线,挂糖晾干后,再下锅炸至金黄色。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