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4/4)

    李胥唇角一勾,眸底的真情实意欲化作实质流淌而出,郑重道:“蔡大人你可是永德三年的科举状元,许多人终其一生都未必能中个举人。出身于世家,师从大学士,才华横溢且秉性忠义谦逊,乃是稀世之才。本王不过是爱才惜才,蔡大人怎会生出这份没来由的疑惑之心?退一步讲,本王再不济也无须从蔡大人身上讨好处吧?”

    “我……下官……”

    蔡晋昌闻言心口一热,语无伦次间,多日来的苦楚委屈竟不自主地涌上心头,顿觉鼻头酸涩,热泪盈眶,他一撩下摆,正欲跪谢李胥的知遇之恩,悬空的双臂忽被人紧紧扶住。

    “这是作什么,赶紧起来,”李胥作势嗔怪道,扶起蔡晋昌,顺水推舟道:“自明日起,蔡大人来大理寺任寺丞一职如何?本王惭愧,虽有意提拔你,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有这区区五品的空职。”

    “殿下言重了!下官无以回报,请受下官一拜!”言罢,蔡晋昌执意要行跪拜礼,李胥并未阻拦,待他磕完头起身,才笑意盈盈道:“蔡大人不喜血腥,以后审问拷打之事交由旁人处理,你便安心处理文书案卷。”

    见诸事已妥,李胥蓦地转身,似是想起了旁的要事,慌忙道:“唉……本王糊涂,竟忘了这等身系要事,不能送蔡大人回府了,见谅见谅。”

    蔡晋昌受宠若惊,一个劲地点头行礼,连声推拒,许是心中喜悦,步下台阶时一个趔趄差点跌倒,待稳了稳心绪后,才勉强恢复成往日神态,又郑重其事地再次行礼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大理寺。

    李胥目送他离开,待人走远,他伸手敲了敲一侧虚掩的门扉,戏谑道:“兰若,怎么也学起偷听这种招数了?”

    此时大门“吱呀”一声晃动起来,从门板与墙壁的缝隙间,钻出个娇小的身影,正是林之倾,她昂首挺胸,一副大义凌然的神情,扭头朝着李胥轻哼,大摇大摆从他身侧走过。

    走了几步,忍不住回首嘲讽,“殿下是当之无愧的惊世之才!三言两语就将人劝得服服帖帖,蔡晋昌若是个女子,怕是要以身相许了。”

    李胥不反驳,却只是抿嘴笑,负手在后,不紧不慢地跟在其身后,听着她数落蔡晋昌的各种不是,最后只淡淡道:“大理寺人手不足,这库房须个可靠之人来管管,蔡晋昌虽资质平庸,难得的是,在鸿文阁编著书册多年,是最为适合之人,今后入库之事,你便不必再劳累了……”

    “你可不是这么好心的人,恐怕此事是一箭双雕吧,不对!以你的脾性,一箭三雕都不为过!”林之倾截了李胥的话头,仍不忘暗讽一番。

    “你既如此厌恶杨番,今晚我就把他埋了,省得你日后每每见到蔡晋昌,皆是这幅火冒三丈之态。”

    “我……我何时和那种小人置过气……”林之倾一怔,略显局促,转而开始顾左右而言他,盯着李胥质问道:“你把蔡晋昌凑到我跟前来,意欲为何?”

    李胥探身凑近林之倾,眼神狡猾中带了丝调笑,缓声道:“蔡晋昌和吏部尚书蔡甬鸣乃同族血亲,留着他总有用处的,放在别处不如留在大理寺更让我安心。至于杨番,区区蝼蚁之辈,跟在他身边不过是讨口饭吃,你若实在不喜此人,吩咐刘雄一声即可,犯不着生气。”

    林之倾迟疑片刻,不禁纳闷道:“既是血亲,蔡晋昌为何不去求吏部?”言罢又抬眸认真瞧了眼李胥,道:“若他心中确实有难言之隐而不去央求尚书大人。我这大理寺还有个少卿的缺职,不如梓清就许给蔡晋昌,作个顺水人情,岂不两全其美?”

    “兰若太抬举他了,当个寺丞已是绰绰有余,此人心思倒算不上深沉,只是行事优柔寡断,难以独当一面。”

    李胥简单明了地将蔡晋昌一事交代完毕,抬头观天色,日落西沉,霞光微露,此刻已近黄昏,便吩咐刘雄备了马车,待林之倾下职,驾轻就熟地把人送回了林府。

    第二十七章

    吏部的调令不日便到了大理寺,蔡晋昌正式调任大理寺寺丞,杨番后知后觉,对其将自己的规劝当做耳旁风一事,很是不满,本想一拍两散。可少了蔡晋昌这块敲门砖,杨番无法顺利投靠尚书令,明知蔡晋昌对自己视如敝屐,杨番却还要强颜欢笑,不由地在心底埋下了怨恨的种子。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