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3/4)

    那时自己身在瀼都,无从获悉盛京情况,虽机缘巧合之中救下肖黎,据他所述,永德初年,表兄遇害后不足数月,肖府突遭禁军包围,封府抄家,罪名乃私贩军马,一家人获了重刑被流放外疆,可到了肖裴口中,又为何成了谋逆大罪?!

    崔皓处事缜密,断不会从他手中流出贩卖军马的证据,那肖家又是因何人从中作梗而遭了此等大祸?

    这些谜团伴随着重重诡计,被愈埋愈深,形成了坚实的壁垒抵御旁人的查探,而今日与肖裴的一番冲突,仿佛在壁垒上凿开了细细裂痕,让李胥得以一窥真相。

    一个意料之外的人毫无预兆的浮出水面,元昱此人潜藏于朝堂之中,看似无关至要,总在关键之事上有所牵扯,若他用计陷肖府于不义,仅仅只为了切断瀼都的粮草军马供应?恐怕元昱的目的不止于此,而且崔皓遇害之后紧跟着肖府被累,时机过于凑巧。

    李胥脑中闪过个无稽的念头,难道周实勋已与元昱暗中联合?随后他蹙眉否认,此二人绝不可能联手,彼此间横亘着血债的仇敌,哪怕一方愿意虚与委蛇的示好,另一方可没愚笨到敢与虎谋皮!

    文桦寺下毒一事又添疑点,肖府旧事暗有乾坤,加之燕琼丛猝然回朝,诸事缠绕,又隐约中环环相扣,只怕此刻的朝中局势前所未有的纷繁芜杂。

    这日,京内各大门户接二连三收到将军府送来请帖,燕府定于五日后的七月二十,于府中设洗尘宴,邀文武群臣共聚。

    经历林府栽赃一事,林之倾不敢掉以轻心,差刘雄将林府一家老小送回了钱塘。因府中无人当家做主,林之倾的请帖被直接送到了大理寺府衙。

    林之倾接过帖子,道了声谢,一转头在街尾看到个鬼祟之人,正探头探脑往这头望,见她眸光一扫,像只乌龟一般缩进了脑袋,她不甚在意,扭头回府。

    杨番躲在巷角,待了半晌,终于等到心系之人,他与蔡晋昌许久未见,二人四目相接,头一次这般生疏,杨番略显扭捏,促狭一笑,率先开口道:“蔡兄近来可好?”

    蔡晋昌略略点头,生硬地回道:“今日真巧,在此处遇上杨兄。”

    “我是特意在此处等候蔡兄的,”杨番一着急,也顾不上说些客套话,单刀直入道:“这几日我思来想去,心中着实忐忑,甚为担心蔡兄,不知你在大理寺是否一切安康?”

    蔡晋昌一怔,随即展颜而笑,“劳杨兄挂念,一切安好。”他心有所感,继而谓叹道:“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你我的情谊总是旁人无法比拟的。”

    杨番听出了话语中的惆怅之意,心下窃喜,暗忖其在府衙内必然诸事不顺,遂佯装附和了几句,一面又试探道:“蔡兄可是在大理寺碰上了难事?刑狱之地既血腥又蛮横,你堂堂状元之材,本该在鸿文阁大展宏图,却沦落到和一班下九流的莽夫为伍,作为挚友,我深感痛心。”

    “杨兄此言差矣,刑狱的严明公正乃立国之本,大理寺并非都是蛮横之徒,此前我也曾有所误解,待真正接触卷宗后,才知这白纸黑字后皆是人命,林大人也并未如外人所传这般嗜血暴虐,他是个为百姓着想的清官……”

    蔡晋昌洋洋洒洒说了一堆,杨番愈发不耐,又不好拂了他的面子,便忍着性子故作聆听。言罢,他才觉察到杨番神情不悦,暗道自己过于忘我,忙收住了话头,说了些无关紧要的琐事。

    杨番此次前来,只因自己处处碰壁,故记起蔡晋昌平日的温厚,可他话一出口,又免不了一味的埋怨挑拨,从前蔡晋昌不察,如今听来,只觉既刺耳又荒唐,遂冷言冷语的下了道逐客令。

    二人不欢而散,彼此皆是心照不宣,杨番此人本就自视甚高,自此便打定了另辟蹊径的想法,往后的日子二人便愈渐生疏了。

    蔡晋昌一进府衙,内院人声鼎沸好不热闹,他侧耳细听,方知燕府摆宴,贺大将军归来,特邀了朝中五品以上所有官员。他心中暗道,这大将军好大的手笔,足足百来号人,若均去赴宴,当真是一场声势烜赫的盛宴,只是他并不知,六部重臣皆被燕琼丛排除在外。

    二十那日,才过未时三刻,早有各色小吏陆陆续续上门庆贺,燕府管家在外迎客,又有专人小厮帮着停车喂马,车水马龙间一派喜气洋洋之态。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