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2/3)

    得知今日将军府办了场接风宴,不知他天生愚笨还是异想天开,竟灵机一动,偷偷躲进马厩,待宴毕人归,想借机遇上几位贵人。

    这时车身一摇,马夫赶忙收紧缰绳,回头恭敬道:“殿下,适才有人冲出窄巷,惊了马。”

    此刻不知从何处传来硬物轻叩石板的闷哼声,越来越近,越来越响,杨番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因极度害怕而僵直的身体,寸步难行。他万万想不到,自己一语成谶,今晚刚巧蔡晋昌值夜,而他正举着蜡烛走近库房,欲寻本缺损的卷宗。

    他踩上石阶,逐一检视门窗,有扇窗棂因年久失修,木栓松动,只稍稍用力,便应声打开,他吹灭灯笼,放置于一旁,再将空食盒,置于脚边作垫脚之用,双手撑住窗台,轻松翻入库房,而后阖上窗棂,所有动作一气呵成毫不费力。

    “即是如此,杨公子早去早回吧。”衙役笑着回道,为杨番放行。

    “唉……蔡大人下职前不是吩咐过么,他用过晚膳再来值夜,这才酉时,你着什么急?”衙役嘟囔了一句,不再理会他。

    他脑中一转,避重就轻的向杨番提及此事,只说尚书令记挂此物,若他能神不知鬼不觉的寻得库银案账簿,那便是大功一件!

    杨番听罢,感激涕零,又发了毒誓以表诚意,回府后细细盘算之下,正好以蔡晋昌调任寺丞为契机,从大理寺府衙下手。

    李胥挑开帷幔,借着朦胧月光,一眼就看清了那莽撞人的模样,他鄙夷的轻哼一声,吩咐马夫继续上路。

    杨番转身续上蜡烛,点大的火苗逐渐高涨,却仅仅照亮了他周身一尺之地,抬眸打量,四周皆是高耸的木架,他从架上随手拣来一卷书册,就着微弱火光,发现纸上绘着几段支零破碎的残肢,顿时毛骨悚然,腹中隐隐作呕,赶紧合上书卷,丢回原位。

    老吴虽大字不识几个,偶尔冲动鲁莽,却是个人精,被几番痴缠,饶是他这般铁石心肠的人都免不了心生恻隐。老吴猛然忆起,不久前户部被连根拔起,周实勋每每头疼难忍,总会破口大骂谢延,嘴里还不时念叨着账簿二字。

    次日起,他专心在周府门外蹲守,以管家老吴为突破口,不惜重金贿赂只为谋求一个登府机会。

    李胥原想以“女子亦会爱上女子”的论断来作弄她,心中却没来由的一紧,随即自嘲般的摇了摇头,一笑置之。

    这夜,杨番又提着食盒来府衙门前,因过了下职时辰,守门衙役好奇问道:“杨公子,怎这个时辰过来?”

    待他走远,忽见个壮硕之人从外头进来,出声道:“这人是干什么的?!”

    虽遭蔡晋昌冷遇,他却毫不在意,依旧在日头最甚的时辰,跑来送水送冰,衙役们多承其好处,自然对杨番礼遇有加。

    杨番与衙役们混得熟络,自然清楚他们用完晚膳自会下职,他自顾自沉浸在奸计得逞后的侥幸之中,一面蹑手蹑脚来到内院。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贵人没遇上,倒是吃了一嘴泥,回府途中还不慎撞上了街边杂货担,起了一番口角,经此一趟,杨番反而有了越挫越勇的冲进。

    事不宜迟,杨番隔天就去了趟大理寺,他与蔡晋昌之间,现下可算是泾渭分明,不过他此行并非为重拾情谊,而是借机与守门衙役混个熟络。

    朱大只认死理,追问道:“怎么不见蔡大人身影?”

    杨番不熟悉院内布局,如无头苍蝇到处乱转,费了不少工夫,才来到后罩房,一排两层高楼房,黑压压的袭来,门窗紧闭,整齐划一。他走进细看,门上挂了个木牌,上书“库房”二字,杨番心中一阵狂喜,暗道,皇天不负有心人。

    杨番擅花言巧语,趁着早秋正午热气正盛,带着解暑汤羹前来,又处处对衙役关怀备至,令人顿生好感。蔡晋昌见状,懒理此人,只简单与之寒暄几句,便借故公务繁忙而脱身离开。

    衙役被吓了一跳,埋怨道:“朱大,你从哪儿冒出来的,着实吓人,方才这人是蔡大人请过来的。”

    许是因方才的卷宗过于可怖,杨番在书架间穿梭,那延伸闪烁的倒影犹如青面獠牙的恶鬼,如影随形,吓得他背脊发凉,不敢喘气。

    “是寺丞蔡大人,特意嘱咐我这个时辰过来的,叨扰各位兄弟了,着实过意不去。”杨番面不改色地扯谎,一面从食盒内取出酒菜,贿赂衙役。

    几日来,杨番奔波于盛京各个高门大户之间,耗费了不少钱财却连拜帖都递不进,他只觉自己时运不济,才造就了这般境地,总臆想着,若能当面见到这些权臣高官,凭借自己的口才谋略,必能得到器重。

    待马车驶远,那人鬼鬼祟祟,贴着泥墙而走,他慢慢接近将军府侧门,烛光洒在脸上,面容甚是眼熟,原来是杨番。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