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4/4)
第四十二章
八月底,黄河水患频发,果真应验了祸不单行这句古话,下游沿岸多处堤岸损毁,农田被淹房屋冲毁,百姓流离失所,曲鄂知州连同各县知府屡屡上奏,请求朝廷赈灾,却不料这等天灾国难之下,反而滋生出了诸多抢夺赈灾财物的强盗匪徒。
桓帝痛心疾首,命兵部遣人协同赈灾钦差,赈济黄河下游灾民,然而兵部这帮养尊处优的国之蛀虫,寻了各式借口纷纷上书推托,一时间,殿内群儒舌战,难分高下,危急时刻,崔子风自请带兵前往,才解了桓帝的燃眉之急。
李弼随即下令兵部拨出两千兵马随行,即日起赶赴灾区,临行前更是亲自登上城楼,目送崔子风策马离城。
赈灾一行人从官道一路南行,还未至受灾村落,便遇上重重阻挠,不仅驿站受洪水侵袭致使补给中断,更严重的是官道受阻无法正常通行,崔子风不得不下令绕道远行。
原本的行程被打乱,回京时日只得一拖再拖,崔子风上禀朝廷的同时,又派人给侯府送了封家书报平安。
李胥念完家书,命刘伯收起后,不由抱怨道:“舅父在曲鄂救灾,燕琼丛倒是乐得其所,今日不仅在早朝上表商讨九月秋猎一事,还得寸进尺般请求羽林营护卫秋猎狩场,真是狂傲至极。”
“击鞠赛令他颜面扫地,想在秋猎上找回些许尊严,这鼠肚鸡肠般的气量乃是燕家家训。”林之倾出言嘲讽道,连一贯沉默的崔敬澜也连连点头赞同。
李胥见状,忙小声询问,“易宣,秋猎之事不如交给副统领处置?”见他固执地摇头退拒,只能妥协道:“舅父不在京中,我等行事须万分谨慎。”
“梓清放心。”
崔敬澜神色平静,短短几月,他的脾性又沉稳了不少,说罢,便持剑离府,回了营中例行操练。
林之倾伸了个懒腰,跟着起身道:“我也该回府衙了。”
李胥四下环望,努了努嘴,失落道:“这偌大的侯府只剩我一人,当真清冷……”
林之倾不予理睬,心知他又在无病呻吟,回首故作冷淡道:“刘伯他们难道不是人?适才你也说了,万事谨慎,既如此,你便好好待府上,莫惹事!”
“兰若,你怎这般无情,不如我随你一道去府衙,如何?”
“不妥!”林之倾当机立断,郑重其事道:“若见你来,府衙里岂不是要翻天,谁还有心思好好干活?!”
“此话真是天大的冤枉,我何时教唆过他们?”李胥不禁叫苦连天。
“府衙内个个人精,只远远瞧见您襄王大驾,便心知有了放纵时机,梓清当真是小瞧这班人,他们又何须你的教唆!”
李胥颔首,甚觉有理,不禁夸赞道:“不亏是大理寺的衙役!”
话音未落,就见林之倾抬腿往外走,空留李胥一人,他正想死皮赖脸挽留几句,却听她冷冷应道:“总之,近日府衙事多,你莫再来添乱,我可应付不来。”
脚步声伴着话音渐行渐远,李胥仰头靠在太师椅上,百无聊赖,只得翻出积满厚灰的志怪话本,一面吹灰,一面品读,只寥寥看了数页,一阵倦意袭来,索性以书遮面,打起了盹儿。
与无所事事的李胥截然相反,大理寺内案卷堆积如山,好在合多人之力,卷宗渐渐消减下来,被分门别类安置在了库房内。
时值正午,卞春来便大胆提议道:“各位劳苦功高,今日便吃顿好的以犒劳众人!”
府衙内欢呼雀跃,唯有一人出言,瞬间扫了大伙儿的兴,“既如此,便由卞大人付银两吧。”
这一语直接戳破了卞春来的面子,众人纷纷噤声,心下了然,如此不欢而散的局面下,这顿午饭已是没了着落。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