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5(4/4)

    “大理寺卿?!”

    方源惊呼,那可是三公九卿之列的大理寺卿!她究竟是如何做到全身而退的?!方源不知其中缘由,一面按捺下复杂的情绪,一面跟着朱大回了厅堂。

    这顿饭磕磕绊绊几经波折,总算是圆满结束,饭后,众人离了厅堂,方源才敢解了冯捷哑穴,伴随着极具攻击性的言辞,方源轻飘飘的一个触地旋身,攀上屋梁,随即掀开窗棂,躲得无影无踪。

    几日下来,众人渐渐适应了水上的生活,只是冯捷的日子并不好过,受到了刘雄和朱大连番围堵,以一敌二,他自然不是对手,便只能喳喳呼呼的,在口舌上一争高下。可是朱大并不吃这一套,每每当他怒骂一通时,朱大便按住冯捷,往他嘴中塞土豆,如今他一见土豆就忍不住变脸,着实遇上了克星。

    然而方源却从不参与他们的争斗,他看起来年纪最小,不过十五六岁的模样,正是爱玩的年纪,却罕见的少年老成,长得眉清目秀,左侧脸颊上有个显眼的大酒窝,只是身姿稍显单薄。

    林之倾托腮凝视几个打打闹闹的人儿,转头问李胥:“方源可比刘雄靠谱多了,为何当初不带他回京?”

    “带刘雄回来自然是有缘由的,一来,他是刘伯的侄儿,回府后可一解老人家的思念之苦;二来,他偶然愚钝犯傻,让有心人得了可趁之机,这样才能早日露出马脚,岂不两全其美。”

    李胥边说,边拿起手边的花生米,两指一捏,趁其不备,弹向冯捷脑门,只听“哇”一声,他又开始不依不饶了。

    “除此之外呢?”林之倾可不是个好糊弄之人,继续追问道。

    李胥倒不感意外,一面娓娓道来,一面又寻了个极佳的掩护,躲于其后,不厌其烦的偷袭冯捷作乐。

    “方源曾是宫中暗卫,不方便回京,且他太重感情,我怕他触景生情而误了要事。”

    原来如此,怪不得方源年纪轻轻,武功却这般出神入化,看来他当年是随李胥一同离京到了封地。林之倾思及此处,忽然生出个诡异的念头,也许先帝李政并非如传闻中这般冷血冷情,他对嫡子李胥的态度晦暗不明,不免令人生疑。

    当年先帝亲手毒杀了中宫,不久之后,李胥莫名得了失心疯,此后先帝便一意孤行下旨将他送至封地。李胥年少离家,不仅有亲信暗卫一并随他赶至瀼都,且多年来,他在瀼都的一举一动,皆不受旁人所扰,亦不为外人所知。

    众所周知,先帝李政城府极深,又阴狠毒辣,以他的谋略定能察觉自己的嫡子乃是装病,却放任其装疯卖傻多年而不闻不问。乍一看,李胥仿佛失去了帝王的偏爱,可李政薨逝前几年,因服食丹药而致神思恍惚,先后斩杀了二皇子和三皇子,除却被遗忘在角落的当今桓帝,却独独忽略了失宠的嫡子,于情于理皆是不合。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李胥短暂的童年经历了太多伤痛,自然无暇顾及这些蹊跷之处,林之倾则不然,她试探着小声问道:“梓清,先帝在位时,最为信任的大臣是哪位大人?”

    李胥停下手中动作,将未丢出的花生粒,放入自己口中,细细咀嚼后,道:“当属前太傅赵愈谦,他老人家不仅是我的启蒙恩师,还曾是父皇的帝师。”

    林之倾心中一凛,面色微沉,道:“当初元景佑布局,借刀杀人,暗害了赵太傅,你我百思不得其解。如今我突发奇思,生出些大胆的推论,赵太傅或许握有先帝托孤时留下的信物,且此物对于梓清而言,至关重要!”

    李胥面色淡淡,眼底虽有一瞬间的惊讶,但很快淹没于无尽的黑暗之中,他略微停顿,而后坦然道:“事已至此,不管他手中是否确有其物,都已然成了个解不开的谜,无须过多介怀。”

    李胥显然不愿过多提及赵愈谦此人,昔日的恩师成了一道不能言说的心伤,他从未后悔毒杀了赵愈谦。正如佛曰,因果循环,赵太傅种下的因,造就了崔家的日渐式微,成了崔宛音的夺命符,最终一切恶果转嫁其身,完美的形成一个轮回。

    第五十六章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