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8(2/2)

    沈杨看望赵姨娘的时候,她没有醒,岚夕正在为她擦身,沈杨没有久留,转道去了彬王的院子。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吴将军本想说明此行是因为彬王和彬王妃相助才顺利,但是话还没说,就被太傅抢了话头。

    送走太监后,沈杨去看望了赵姨娘。

    一个一身黑衣将自己隐没在黑暗中,一个仅着布衣仍满身凛冽杀气。

    不过也在情理之中,毕竟皇帝继位前虽有太子之位,可明显人都能看出来,先帝属意彬王,只是可惜先帝晚年沉迷丹药,没有撑到彬王长大。

    事情不会这么巧,沈杨明白又是彬王在暗中帮了自己一把,这样既不需要自己出面,也能达成和沈侍郎的交易。

    圣旨到达王府的时候,沈杨跪在地上楞了好一会,直到太监提醒,沈杨才在大管家的提醒下接过圣旨。

    彬王反问,“本王为何要不信你?”

    因为皇帝看上去与彬王手足情深,颇有举贤不避亲的意思,但是只要有眼力的人都能看出,皇帝对彬王及其防备。

    好在彬王挥手立刻让二人退下,这个时候沈杨才知道,彬王的书房有暗道,能通过暗道进入彬王的书房,显然二人身份不简单。

    从前彬王没有软肋,所以无波无喜,心中满腔仇恨只待时机;如今彬王有了软肋,所以多思多虑,唯恐护不住。

    两人四目相对,彬王目光坦然,沈杨眼神迷茫。

    “本王对你并未设防,你看见是早晚的事。”

    沈杨满腹疑惑,“王爷就这么相信我?”

    翌日,沈侍郎没有食言,将和离书送到王府,沈杨也着手接赵姨娘进王府。

    赵姨娘被接进王府两天,彬王也找了御医照看赵姨娘,可是情况依旧不容乐观,沈杨也知道。

    皇帝坐在龙椅上,面上无波无喜,眼里已经有些不悦,下首的一个官员站出来为皇帝解忧,提出为修缮沈家祖坟作为赏赐。

    可这么做也让沈杨看上去是为了赏赐才去救人,沈杨不言,彬王心里有数,告诉沈杨不必多想,他会处理好一切。

    沈杨被吓了一跳,站在门口退也不是进也不是。

    但没有传开,此事就被另一件事压下。

    住进王府后,赵姨娘情况虽然没有多少改变,但精神状态在好转,有时意识清醒还会为沈杨做衣裳,只是沈杨担心赵姨娘时好时坏的病情有剪刀、针线在身边会伤到自己,就没有让赵姨娘动手。

    第45章 大典

    赏赐的众人之中并没有沈杨,皇帝像是在有意忽视,但是被沈杨救下的官员子女一个个站出来为沈杨正名。

    而后又告知沈杨,三天后,前去剿匪的吴将军返京,也意味着,沈杨可以借救下数个官员子女的事,向皇帝讨赏。

    最后定下了给沈杨的赏赐,赐给了沈杨一片小封地和修缮沈家祖坟。

    那就是吴将军剿匪成功回到京城。

    这个赏赐不痛不痒,皇帝也比较满意,只是其他官员对此有些不满,争来抢去。

    鱼尾拍打水面溅出水花,沾湿了彬王的衣摆。

    “何事找本王?”

    闻言,沈杨有些磕绊的回道:“我不知道……抱歉王爷。”

    这件事没有刻意隐瞒,很快就传出风言风语,京城的人还不知道彬王妃沈杨已经回京,认为沈侍郎在赵姨娘重病,唯一的孩子还没个踪影的时候和离,实在是有违伦理道德。

    官员下朝后,吴将军叫住太傅,问及太傅为什么不让自己说出剿匪有彬王的功劳,太傅白了一眼这个武夫。

    轻车熟路的打开书房的门,结果在里面看见两个从未看过的人。

    皇帝大喜,摆宴为吴将军一行接风洗尘,第二天上朝就赏赐了吴将军。

    沈杨离开后,彬王看着院里小池塘里游动的金鱼,拿了一把鱼食撒进去,金鱼越出水面争抢鱼食。

    赵姨娘得知后依旧是那副温和的模样,看着沈杨就没停住笑,眼里却总是似有若无的带着哀伤,她明白自己时日无多。

    之所以彬王在小镇没有在太傅跟前露面,就是不想担上功劳。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