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页(2/2)

    又跑进去拿了灯再出来,她觉得这灯做的可好了,哪怕在新火节的全部灯笼中也不逊色。

    方母看着两个人远去的背影,捏着筷子冒出一句,两个孩子玩得好,阿夏呦。

    盛浔摆手拒绝,阿夏碗里的饭吃得差不多了,她扒完最后一口,把碗放到桌上,连忙道:娘,碗给你收一下,我出去了。

    阿夏赶紧起来去开门,她想也没想就觉得外头的一定是盛浔。

    当阿夏和盛浔并肩走在明月坊的小道上时,有不少小孩提着灯笼从他们身边跑过,不少雕着镂空的图案,撒下的光也有了模样。

    她出了门才想起来,有点懊恼,我应当把你上次送我的孔明灯拿出来的,等我会儿。

    方姨不用了,我吃了的,来找阿夏。

    她老人家这双眼睛可见多识广。

    --

    他受不了阿夏那么明亮的眼神。

    她想了许久,还是盛浔好,他娘的脾性自己都一清二楚。不过要是阿夏不喜欢,说得再多有什么用。

    方姨方叔,太婆太公,大哥溪姐。

    说完连忙推着盛浔出去。

    所以每逢新火节当晚,哪怕树梢都挂满灯笼,要满树灯花,石桥生光。

    果不其然,盛浔特意换了身衣裳过来,灯笼照得他眉目深邃。

    方母扒了口饭,也小声回太婆。其实她早就想过盛浔了,就算没想过也耐不住他娘的旁敲侧击。

    你也觉得是吧,太婆凑近道:我早说了,别老是往镇里看,身边的多瞧瞧。

    新火节的名头来自以前诗人的一句诗,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谷雨本就是新茶出来之时,有茶却差新火,有人就提议在这天办个灯笼节,此不就是满屋满街满地新火。

    盛浔对阿夏点点头,跨到门槛里打了声招呼。

    廊檐下挂着数盏纱灯,烛光雾蒙蒙的,阿夏仰头去看灯,照得她整张脸莹润,眼里也泛了光。

    方母连忙站起来,阿浔来了,赶紧过来再吃点。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盛浔在一旁看她,没有说话,只是在她转过头的时候伸出大手盖在她的眼睛上,嘴唇贴着她的耳朵道:前面有灯笼很好看,我带你过去。

    干脆也不拦着,看孩子自个儿了。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外面的阿夏是全然不知道他们所想的。

    还得看他们自己有没有缘,我是随阿夏的。

    快来,我给你拿双筷子,方父也帮腔道,说着就准备去旁边再拿口碗来。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