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第 91 章(3/5)

    谢澜冷冷地道,“裴中书既然已经知道了当夜的真相,又何必召下官前来质问。特意召了下官来,显然心中还有疑问未解。”

    “不错。”裴显微微颔首,“裴某想知道,殿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和你商议上元夜之事,年前还是年后。当时她的原话又是什么。”

    谢澜的眉宇间露出一丝讥诮。

    “殿下想说的事,已经告知了裴中书。殿下不想说的事,何必来问下官。下官每日都在吏部,裴中书想知道全部真相,明早去宫门外敲登闻鼓便是。下官束手就擒。”

    说罢不等回应,行礼推门离去。

    裴显看着修长的背影远去,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他今天召谢澜来,原本就没想从他嘴里打探出什么有用的线索。

    他只想看自己说出‘上元夜合谋’五个字时,谢澜什么神色,会不会露出惊愕神色,断然否认。

    他没有。

    他默认了。

    上元夜之事,确实是姜鸾和谢澜预先合谋。

    姜鸾从来就不是个安分乖巧的性子。一张嘴里吐出来的话真真假假,如果句句都深信不疑,早就被她带进沟里去。

    他不止听她说话,还看她做事。

    日积月累,陆陆续续写了近两年的随笔卷轴不会作假。

    她和谢澜合谋设计了上元夜之夜,处心积虑地把他药倒,最后入了帐的人是自己,不会作假。

    她藏在最深处、层层掩饰的心事也不会作假。

    藏得越深,心意越真。她待他的真心,他已经看到了。

    至于姜鸾嘴里说的那些,人生八苦,求不得苦,一年年的等不得除夕相伴之人,只怕都是故意混淆误导他的说辞,好叫他猜不出。

    裴显的唇边带了笑,指腹轻拂过四季兰颤抖的长叶。

    坐在值房里,他开始思索,去哪儿堵她呢。

    亲兵就在这时匆匆敲门进来,附耳小声道,“宫外刚传来的消息,皇太女殿下去了兵马元帅府。人在书房。”

    巧了。

    裴显起身便往外走,

    ————

    书房待了一下午,姜鸾还是没想好说辞。倒是把那盆新送来的兰草给浇了水,加了肥,把白墙上挂着的黑木强弓拿下来试了试,折腾了半天没拉开,原样挂回去了。

    又去翻书架上的书。

    拉拉杂杂,什么都有,兵书,史书,传记,乐府词赋。甚至连王相家的七郎前几年写得那卷京城脍炙人口的《上都怀古赋》都搁在书架上。

    翻了翻,居然当真看过,还写了批注。

    一看就是裴显的行草字,龙飞凤舞地批注了几行,

    “长短嗟叹,尽在虚处。无一笔有利民生。可见清谈误国。”

    姜鸾笑得肚子疼。他上辈子独揽相位时,人就极厌恶玄学清谈。朝野名声响亮的几个清谈玄学大家,从他手里没一个能捞到官职做的。

    这辈子虽说没有坐在相位了,脾气性情没改,还是一贯地不待见。

    门外响起了熟悉的稳健脚步声。

    姜鸾闪电般把王七郎的那卷批注过的《上都怀古赋》塞回书架去了。

    站在书架边,转过身冲着门,摆出严肃的面孔,

    “裴中书,本宫今日前来登门拜访,受了圣人口谕,和你商讨——”

    裴显抬脚进了书房,反手把门关闭,门栓栓死。又走出几步,把东边半开的窗户严严实实地关上,挡光的竹帘子拉下。

    原本光线透亮的书房,倏然成了暗室。

    姜鸾:“……”他这是什么来头?

    她感觉哪里不太对,停在书架边没动,余光却始终瞄着对面的动作瞧。瞧着瞧着,他笔直往她的书架方向过来了。

    “啊~”一声低低的惊呼。

    姜鸾被直接拦腰抱起,里外隔断的竹帘子掀开又放下,两道身影滚进了书房最里间的小榻里。

    ——

    书房门窗紧闭,里面的两人“密谈”了两个时辰。

    姜鸾在骠骑大将军府没有吃的晚食,改成在兵马元帅府里吃了。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