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鄙的圣人:曹操第9部_第五章 临机应变(5/7)
丁仪升任西曹副长官,丁廙也被辟入幕府,这可不是好消息了。曹丕暗暗苦恼——难怪父亲坦然叫崔琰、徐奕分掌二曹,原来早安了颗钉子在里面,请托之事就别想喽!正愣愣出神,又闻耳畔辞驾声,众臣议事已毕便要离去,赶忙也随着道:“孩儿告退。”跟着往外走,却听身后贾诩又道:“属下有事,恳请单独禀奏。”曹丕颇感诧异,这闷葫芦从来不多口,今天怎么了?想偷听又不敢,只得随钟繇、崔琰等人去了。
大殿上只剩曹操与贾诩。曹操端坐大位一动不动,贾诩躬身而立恭恭敬敬,两人不发一语。直等曹丕等人走远,再听不到一丝声响,贾诩才开言:“属下不敢称年迈,然有疾病,今魏国社稷已立,天下安定已见端倪,恳请魏公准我告老,退归林下赞颂善政。”
曹操“嘿嘿”笑道:“你患的什么病?”
贾诩道:“在下也不甚详,只是时而头昏眼花、胸闷气短,一年之中倒有大半年出不了家门。”
“嘿嘿嘿……好个出不了家门,是心病吧?”
贾诩立刻跪倒:“圣天子垂拱,魏公良辅在朝,诸公子皆仁孝,将士百官用命,黎民安居于下,余寇不足为虑。属下既不忧国事,又不愁富贵,妇贤子孝亲眷安分,怎会有心病?”真是能说会道,竟把公私之事全夸一遍,还挑什么毛病?
“真没有吗?”曹操笑呵呵地审视着贾诩。
贾诩微微抬起眼皮,也望着曹操:“真没有,臣空活七十春秋,实是年迈体衰。”
两人就这么对视着,谁都不再开口,一切尽在不言中。
贾诩怎会没心病?昔年他为李傕、郭汜献计,兵犯长安诛杀王允,至今有人视他为祸乱天下的罪魁;宛城之战他给张绣献计大败曹军,曹操嫡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爱将典韦皆亡于此役。祸国之罪、杀子之仇,哪条都够要命。随着曹操年龄增长,戾气越来越重,地位提高也势必助长骄纵,今日曹操还不想清算,但难保明天是风是雨。再者曹丕、曹植谁为嗣子尚无定论,倘稍有不慎卷入其中难料祸福,何不急流勇退,闭门自守以保善终?
而曹操对贾诩也颇为矛盾。贾诩实是难得的智士,开国封官本该有他一份,可他偏偏身负祸国之罪。其实若没有他帮李傕兵犯长安,天子刘协最终也不会落到曹操掌握,但是祸乱汉室不能堂而皇之算为曹魏开国之功,若授以高官必遭世人齿冷!再者亡子之痛刻骨铭心,曹操内心深处尚对贾诩有些芥蒂。但张绣是他说降的,官渡之战指点迷津,西征潼关出谋划策,这些功劳又怎能忘怀?本该重用,却无法重用;本该憎恨,却恨不起来!
两人四目相对就知对方想些什么,这是两个曾经宦海沉浮、品透世态炎凉的人才懂的交流方式,语言已多余。
过了良久曹操淡淡道:“既然有病……那就依你所请吧。”
“谢明公。”贾诩长出一口气。
“但你不要回乡,毕竟跟随我多年,岂能空归故里?”曹操挤出一丝笑容,“我表奏天子授你太中大夫之职,无需到许都赴任,就在邺城养病。以后我有难决之事还可问你,你若得闲也可进宫看看。”
太中大夫负责向天子解答疑难,并无固定职责,唯听诏令所使,既不去许都赴任,见不到天子就无差事可言,坐享一千石俸禄。贾诩以此身份留居邺城,非魏国之臣、幕府之吏,顶多算曹操私人顾问。这安排不即不离,留住了贾诩,却不必为以他为臣而烦恼,可谓两全其美。
“下官深感明公厚恩。”贾诩叩头拜谢,颤颤巍巍起身,“那我就回家养病了……”
“走吧走吧。”曹操无奈,扬了扬手。
贾诩再次作揖
:“卑职告退。”小心翼翼退出殿外。
“唉!”曹操望着贾诩略有驼背的身姿、如履薄冰的神情,不无遗憾地叹了口气——看举止,谁能猜出这曾是叱咤风云的人物?古人常说君臣遇合甚为难得,曹操原先不信,现今看来的确不假。即便有爱才之心、敬贤之意,也得看缘分啊!
再试高下
战事的发展果如钟繇、贾诩所料,马超虽攻下冀县,却不能得雍凉士人之心,在别驾杨阜的谋划下,屯兵历城的雍州部将姜叙举旗反马,紧接着赵昂、尹奉、姚琼、孔信、王灵等部纷纷响应,合兵万余屯于祁山(今甘肃礼县东)。马超闻讯大怒,即刻发兵征讨,不料在冀县留守的部将梁宽、赵衢早与杨阜等通谋,待马超领兵一走,立刻关闭城门,将他妻儿家眷三十余口杀得干干净净。马超又恨又怒,无奈前后受敌进退无路,只得往汉中投靠张鲁。
西北局势有惊无险,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总算在一片祥和中到来了。预定的婚期已到,许都差来黄门侍郎、掖庭令、中常侍,携束帛驷驾等聘礼来邺城迎亲;在曹魏宗庙授曹宪、曹节贵人印绶。魏国以郎中令袁涣为送亲使者,率博士、乘黄厩令(魏宫管理马匹的官员)、丞相掾属等一干冗从共赴许都,一路上问安使者络绎不绝。二贵人入宫,天子又命御史大夫郗虑率二千石官员宴请魏国送亲使者。皇宫大殿之上,魏国大臣与汉室公卿对面而坐,俨然似是地位平等的兄弟之邦,实是开汉四百载未有之“盛会”。
曹操志得意满,又在邺城举行了籍田之礼。籍田源自周礼,乃是天子率领三公诸侯亲自耕田的典礼,不仅是劝谕百姓重视农耕的仪式,还包括祭祀之事。开汉以来孝文帝、孝明帝、孝章帝都曾举行,曹操一切按先朝旧制,于孟春之月(春季第一个月)设坛祭祀先农,然后率魏国列卿、列侯及诸公子就位耕田,最后颁下教令,命各郡太守劝谕百姓耕田。《礼记》有云:“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曹操“恪守”礼法,没有从天子之制祭于南郊,而改在东郊,也是依照三公等级五推五返,王修、王朗等列卿及曹丕、曹植诸公子皆九推九返。大家赞曹操有德,身为魏公严守汉臣之节,似乎已忘了籍田礼只有天子才能主持,这场仪式本身就已僭越。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