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节(2/3)
“哈哈哈哈哈。”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下官也是,下官愿意拜知院为老师,只希望时刻伴随知院左右,以此增长智慧。”
倒不是他没觉得赵骏的治国手段差,而是当初赵骏去长沙的时候,两个人相谈盛欢。
不过孔子也说过不耻下问,还跟七岁孩童拜师,因此倒也不算什么。
其余苏涣、陈希亮、赵抃三人都是一惊。
关系和感情到位了,这一下子要拜师就有点不太像样。
但很快。
赵抃认真思考了几秒钟,也站起来说道:“孔子曾向项橐虚心请教,拜师求学。年龄大不算什么,达者为师。知院的治国之道的确令下官等人钦佩,下官也愿意拜师求教。”
甚至能再活几年都是问题。
再加上二人年龄相仿,赵骏就比他大一岁,因此平日都是兄弟相称。
苏涣也马上站起来说道:“知院的智慧如天空般伟岸,大海般深邃,下官也无比叹服,亦愿拜知院为师。”
他听到王安石的话,忽然有感,立即鼓起勇气。
他跟着赵骏有一段时间了,每次听他说治国之道,都让他觉得有新的收获,让他受益匪浅。
他脸不红气不喘,王安石和李孝基差不多大,王安石今年29岁,李孝基则是27岁,比赵骏小了很多,说向赵骏拜师很正常。
“下官不管怎么学习,都只觉得知院的学识太过渊博,远非常人可比。”
李孝基马上站起来向赵骏拱手。
他左右看看,站也不是,不站也不是。
但他也确实觉得赵骏一路走来,不管是沿途对地方官员的教导,还是对一个地方发展及问题的指出,都是一针见血。
还有这种操作?
王安石微微脸红,但随即又用认真且狂热的眼神看向赵骏道:“下官不是拍马屁,而是真觉得知院的目光长远,手段匪夷所思,下官无比钦佩,真希望有知院这样的师长时刻教导。”
他这个人非常正直,没有考虑升不升官的问题,而是跟王安石一样,确实跟着赵骏这一路,学到了很多东西,一时间看到众人都想拜师,也是想虚心求学。
这下陈希亮就有点尴尬。
万万没想到看上去最老实的王安石会拍马屁,也万万没想到李孝基居然想拜师?
赵骏笑了笑道:“介甫也会拍马屁了吗?”
陈希亮便也站起身道:“下官亦是愿意跟随知院左右。”
下到一县,上到一路、一国,治理手段,远超他们的想象,心里也是万分佩服。
“呵呵。”
赵骏大笑道:“你们能够从中有所领悟是件好事,只希望你们能够灵活运用,为国为民才是。”
如果能拜赵骏为师,不仅能学习到很多东西,还能仕途一帆风顺,岂不美哉?
何况王安石也没有说要拜师,只是想跟在赵骏左右学习,是年龄最小的李孝基说要拜师,他年岁不大,说这种话其实不至于令人反感。
苏涣就不一样了,他是苏轼的伯父,今年都49岁了,还向36岁的人拜师,这显然有些不太合适。
哪怕他爷爷是李迪,问题在于他爷爷还能在那个位置待几年?
王安石又情不自禁地说道:“下官真想一直跟在知院身边,聆听知院教诲,学习这治国之道,甚至想写书记录,免得没有领会到知院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