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节(3/3)

    即分流、浚疏、修堤等工程,让黄河的下游泥沙淤积问题得以解决。

    虽然束水冲沙肯定不能完全把故道堆积的泥沙冲走,目前也是治标没有治本,但等上游绿化做好,下游稳固好泥土,相信再过几十年,黄河将彻底平静。

    众人正聊着黄河的议题,就在这个时候,门外有官吏进来,手里还拿着进奏院的公文,走到赵骏面前说道:“知院,西北急报。”

    “哦?”

    赵骏接过公文立即扫视起来。

    大家目光都看向他,就看到他的脸色从最开始的眉头紧皱,到片刻后舒缓,却也谈不上有多少喜色,依旧显得颇为沉重。

    “怎么了汉龙?”

    晏殊诧异问道:“西北又出什么事了吗?”

    “是派出去的使者出事了。”

    赵骏说道:“我其实有想过他们会遇到危险,但我认为概率不大,只要高昌王有理智的话”

    说着他摇摇头道:“现在看来,这个高昌王大抵是没脑子,或者跟麴文泰一样,被外部势力裹挟,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决定。”

    “听说前些年辽人为了拉拢高昌国,试图让高昌联合西夏共击我大宋,嫁了个宗室女子过去。”

    范仲淹想了想道:“这里面会不会有这方面的门道?”

    “你的意思是辽人在煽动?”

    蔡齐诧异。

    “我只是觉得这个可能性很大。”

    “真是奇怪。”

    宋绶纳闷道:“辽人应该知道高昌与我大宋的差距,为何要煽动高昌人与我们作对呢?”

    “并不奇怪。”

    赵骏笑了笑道:“中国有很多古话,但我们后世也有不少新的谚语,比如有一句话叫做死道友不死贫道。”

    “死道友不死贫道?”

    “不错,辽国现在自顾不暇,我们这边国泰民安,虎视眈眈,如果不想办法给我们找点事做,在西北方向闹出点动静让我们折腾,万一在他们镇压内部叛乱的时候忽然出兵怎么办?”

    “这倒也是。”

    众人一想确实很有道理。

    辽国内部不稳,作为统治阶级最担心的就是政权保不住。

    各个民族部落反抗他们契丹族反倒是次要的。

    主要矛盾是旁边有一个比他们强大的邻居正在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北上出兵马踏塞北。

    或许辽国上层权贵在科学治国发展的道路上跟大宋完全没得比。

    但基本的战略眼光肯定还是有。

    想也是。

    赵匡胤早就说过,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现在的情况是大宋不仅在辽国身边睡着,还打了辽国的儿子,抢了他的老婆,辽国上下岂能安心?

    因此这一次高昌国闹事,未尝不是辽国在祸水东引,希望大宋把注意力放在西域上去,而不是盯着旁边这个摇摇欲坠的近邻。

    想到这里,范仲淹点点头道:“那大抵是辽人在怂恿,不过这也算是瞌睡来了就有人送枕头,大宋正缺少进攻西域的借口,这不就来了吗?”

    “所谓师出要有名,高昌国自寻死路,那就怪不得他人。我大宋堂堂正正,却被一个蕞尔小国欺辱,是可忍孰不可忍。”

    宋绶说道:“此事当昭告天下,然后大军出动消灭高昌。向世人宣布,这就是欺辱天朝上邦的下场。”

    “嗯,正该如此。”

    “下命令吧知院,此番灭了高昌国,大半个西域就能收复。”

    “而且届时或许还能震慑黑汗,将整个西域夺回。”

    “自中唐后离开中原王朝三百余年的西域,也应该要回到汉人的怀抱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