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2/2)

    骑兵的马很容易受惊,战场上人马密集,只要爆炸声一起,人仰马翻毫不夸张。

    武将们急得不行:“这土地/雷到底是怎么做得,你倒是仔细说啊!”

    为了保密,躲进了当地的道观里——毕竟道士炼丹本就会炸炉,而火药本身也来自炼丹,炼土地/雷的黑/火药还可以就地取材,与道士合作一番。】

    土地/雷有个缺点,它不像正规的军用地/雷,埋在地里只要踩上就可以触发。土地/雷需要手动拉引线触发。所以我们看抗战片经常能看到,民兵埋下地/雷后需要躲在附近,等敌人靠近,已经进入地/雷区,手动拉线,才能让土地/雷爆炸杀敌。

    女兵穿到了十七岁的小姑娘身上,因为常年干农活,显得成熟粗壮,很有一把子力气。

    【除了现代穿越过来的人才,本土同样也有不少人才。

    在对武器的渴望下,哪怕是最保守的文臣也顾不上“爷孙”变“兄妹”这种离奇的穿越故事,同样很着急。

    因为古人贫穷,显得更为苍老,老兵爷爷穿到古代四十岁的男人身上,竟然还没现代八十岁的自己身体好。赶了几天路累得不行,没法参加武举,看起来也像个五六十的小老头。

    赵匡胤瞥到弟弟的眼神,想抽人的手蠢蠢欲动。

    要知道,后世的武侠小说里,许多大侠和门派都是有原型的。

    “头发丝都可以做武器?难怪军队和民兵都有女兵。道士和村民都可以制作,这土地/雷造法看来很简单,材料也易得。”赵匡胤摩拳擦掌,“这一次答题必须全对!大宋很需要这一次的奖励!”

    赵意小时候就是看电影《地/雷战》长大的,而这部电影反应的就是胶东地区的军民利用地雷英勇抗击日寇的真实写照。电影中,机智勇敢地给我军送情报、埋地/雷炸敌人的“玉兰姑娘”的原型,是善于使用地/雷的全国民兵英雄孙玉敏。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赵光义斜眼:还不知道奖励的书籍是什么,急什么。

    地/雷战里,各地民兵不分男女老少,都在战争中发挥自己的力量。他们创造了铁雷、石雷、绊雷、□□、夹子雷、连环雷、子母雷、滚雷等,甚至还有用头发丝做的头发丝雷,用木板做的踏板雷,就地取材,有什么用什么。

    在宋初,主要是冷兵器作战的时刻,土地/雷也够用。

    这也成为了决胜的关键,对日寇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赵意把二人一起请到上座,一番商量后,赵意找来武将,与两位现代同胞一起,研制大宋版的土地/雷。

    不急不行,靖康之耻还在后面等着,宗室和大臣一起被掳走,大臣里没准就有他们的后代!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