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入京(3/5)
果见皇帝眼色肃穆的道,“是啊,如果万燝想要造反,他只要一声令下,紫禁城片刻之间就会沦陷。”
只见皇帝又道,“其实这朝堂与下棋无异,不能无争,只是这争的范围有大有小。遍观朝堂上的诸臣,有斤斤计较而因小失大者,有不拘小节而眼观全局者,有短兵相接作生死斗搏斗者,有各自为战而旗鼓相当者,有赶尽杀绝一步不让者,甚至有好勇斗狠同归于尽者。可是这次他们相争的范围,已经超出了朕的忍耐范围。”
皇帝像是不由自主的思虑起来,倒竖着眉头道,“进士出身者都流向京城,依附于内阁诸党。官场上,出身决定地位,因而朝廷里的京官向来轻视地方官。所以那些派往州、县的举人、监生,都想调入京城做官,因此也不免巴结内阁的大臣。这不仅仅是级别的问题,而是圈子的问题。”说着又略微沉色道,“所以朕初登基时,就提拔了周铮和魏忠贤,为了就是打破党争这个禁锢的圈子。”说着又悠悠叹了口气?,“如今党争愈演愈恶,朕须得杀鸡儆猴才是,敲打敲打那些不安分的人才是。”
我微微举眸道,“看来皇上心中早有合适的人选。”
皇帝坦然一笑,“你哥哥周嘉谟便是个不错的人选。”
我反对的道,“后妃干政,不可避免的就会外戚专权。诸如汉朝时期的吕后,但凡是后宫干政者,几乎都免不了重用娘家人来巩固权力。皇上要调哥哥入京,不免惹得前朝和太后猜疑。”说着又极力的推辞道,“还望皇上三思。”
皇帝却道,“你是不是怕哥哥被内阁所轻视?朕已经晋指挥佥事周嘉漠为福建布政使。这样他布政司的地位与六部的地位就变平等了。”说着又朝我解释道,“布政使在品级上等同于侍郎,按察司与都察院并重,与都御史地位也是一样的,这两司从来不被视为外官。因此依你哥哥现在的身份,不比万燝差到哪里去。召你哥哥入京,也算是合情合理。朝堂之上谁敢多言?”
我又道,“哥哥虽然靠科举出身,又在翰林供职过,但一直在外带兵,从来没有当过一天的文官。”
皇帝笑笑,“珍儿忘了,这五军大都督原本就是武职。”
不想哥哥入京,原本担心伴君如伴虎,如今推无可推。皇帝又道,“他在东南沿海亲自征剿过倭寇盗乱,在陕西一带收拾过瓦剌人,在固原击退过鞑靼人的进犯。像你哥哥这种不仅能利于社稷,而且还能带兵打仗的书生,更是凤毛麟角。”说着又道,“更重要的是,朕十分信任你们家。”
皇帝一搂我的肩膀,雍然而笑道,“难道你就不想见见哥哥?自你入宫以来,你们兄妹就再未相聚过。”
见我始终不松口,皇帝也无可奈何的道,“那便与你再商议一事,下个月便是你的生日了,朕准备从西疆召见大成法王及麾下五百名僧人入宫,亲自为你誊抄法华经,据说得西疆乌斯藏的喇嘛亲自祷祝者,能得七世的福报。”
见皇帝在一旁不动声色,王提乾何等乖觉,当即朝我贺道,“恭喜小主,贺喜小主。”
我毅然推辞道,“万万不可,若是要接西疆的喇嘛入京,必然要派遣队伍从京城出发,一路上各州府关隘都要派官兵随行。若是得知如此大费周折是为了嫔妾的生辰,但凡途径州府道台,各地必然纷纷进贡。这入藏无非三条路,一来经云南府,二来经四川府,三来经青海府,不管是走哪一条,都是一条极其劳民伤财的道路。若是只为满足嫔妾一人的喜好,以至于朝廷劳民伤财,那便是臣妾之过了。”
皇帝笑道,“珍儿可是比朕的户部还会算计。”说着眸中盈盈闪光,“朕提了两个要求,你总得应朕一个才是。”
我直摇头道,“嫔妾实在是头疼。”
皇帝走至我的跟前道,“那朕来帮你揉一揉。”说着又在我耳边点拨道,“要论起西疆百人入京,可不如你哥哥一人入京划算呀!”
我深深看了皇帝一眼,思量再三,无奈的道,“嫔妾应允皇上,让哥哥入京便是。”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