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入京(4/5)

    翌日昏昏围在冰屉前乘凉,大门一开顿觉有股暖气迎面袭来。原来是卿黛匆匆入内,她小心的朝我道,这几日前朝生了大事,工部主事万燝突然暴毙,朝中的大臣对万燝之死缄默其口,甚至没有明确的死因。更有甚者道,皇帝欲借燝立威,命群阉把燝殴打致死,又有说他因弹劾户部尚书周铮被挺杖毙命。可以说万燝死的蹊跷,至于其中究竟有何内情,目前是不得而知了。皇帝下诏加封御史林汝翥为正一品太傅,派锦衣卫护送其讫仕返乡,赏赐给他的财物比寻常赐予的还要多。

    今年的夏天热的有些出奇,我知道皇帝这是在为哥哥入京铺路,不过这也印证了我的担忧,伴君如伴虎。

    立夏一过日便长了,用过晚膳过了好久,太阳才被乌云蒙蔽,现出了殷红色。哥哥一日不曾入京,我的心一日便空不下来,时时感觉有块石头吊着似的。转念如斯,不如亲自去乾清宫打探消息,亲自为皇帝炖了锅滋养补气的鲚鱼汤。待炖得汤面泛白,天已黝黑。据乾清宫当差的小敏子道,皇帝这几日都在养心殿议政。养心殿不似乾清宫那般宽大,东稍间也只是被梨木雕竹纹裙板玻璃屏风所隔。入夏之后屋子太大不利于冰块散发寒气,才引得皇帝小住了好些日子。

    去养心殿的路不远,因此并未带许多的随从。养心殿距离东西六宫嫔妃住的地方很近,方便皇帝传召妃子侍寝。又距“御门听政”的乾清门都不远,可以方便皇帝上早朝。据闻这几日都是庄选侍在侍寝,她的风头正盛,我亦要让其三分。

    正逢着王提乾从乾清宫取了件明黄镶边的狐裘披风走上前来,见我在侧,忙循着我的脚步迎上前来,媚笑道,“小主怎么来了。”说着又道,“皇上听说宫里的庄选侍常常有不遵守宫规的行为,小主从来都不计较。前些日子为了出风头,竟找小主借了贵人的服饰,听说小主也非常爽快的答应了。”说罢又解释道,“本来她是求到皇上这里的,皇上见她年纪尚小,不想与她计较,把这事甩给了小主。倒是小主的大度反而让皇上觉得?她过分了。皇上方才已经明确的让奴才转告庄选侍,她是没资格用贵人服饰的。”

    我略略点头示意,又见六部的堂官们簇拥着从养心殿走了出来。他们见我们脸色有些不自在,相顾无言,唯有深深一揖而已。我想皇帝大概已经将哥哥调入京城的事情传至前朝。

    妃嫔在宫内被历朝历代形成的森严宫规所束缚,稍有不慎甚至会有杀身之祸,抬头看见的只有宫墙围起来的四角的天空。而朝中的大臣亦被千年的帝制所掣肘,为皇帝所奴役,稍有僭越便会累及族人,他们的头上,又何尝不是无形城墙下四角的天空。

    因此我并不十分想哥哥入京任职,相比于皇宫的禁锢,在外做个封疆大吏岂不快哉。君恩从来不会绵延不绝,以及皇帝对万燝的所做来看,若时日一长,哥哥步了万燝的后尘也未可知。

    哥哥要想早前朝立足,须得我这个妹妹极力在后宫固宠才是。当下微微振作精神,随着他一路走到宫门前。门前是一块金镶玉的影壁,影壁上面刻有八条栩栩如生的石游龙,再加上在这里议政的皇帝,正好是九条龙。

    据闻影壁是宣宗皇帝朱瞻基所设,彼时的宣宗皇帝自知大限将至,预测八岁的皇太子朱祁镇必为母后孙氏所辅。为的就是告诫当时的皇后孙氏切勿乱政,孙太后再厉害,她也不是真龙天子,只是一个垂帘听政的太后而已。宣德帝临死之际要求孙后心无杂念,不要干出扰乱前朝的事情,否则自己在天之灵绝不姑息,必定严惩。也是这位历经五帝六朝的太后,一生经历过土木之变和京都保卫战。在我朝危难之际,孙太后后每每力挽狂澜,维护了朝廷的统治和国家的安定。

    因此在其薨逝后,英宗亲自为其上尊谥曰“孝恭懿宪慈仁庄烈齐天配圣章皇后”,与宣宗合葬在景陵。

    一路来到了养心殿正中央,东稍间正中挂着“以勤先天下”的匾额,我转脸问道,“这牌匾是皇上登基时所挂,论日子也有些年头了,怎么不换个新的?”

    王提乾注视着我,笑道,“这是皇上的亲笔手书,又都是好词儿,只要皇上所在一日,自然谁也不敢轻易换掉。左不过换个新的边框继续使用罢了”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