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当名医 第77(1/2)

    “我已有打算了。”庞博弈没有接受好友的好意。

    潘文济问:“什么打算?”

    庞博弈说:“我这次出行,未带多少盘缠,已想好在南街住下。让庞叔去找牙人,租了一个小院,至于随从等人,还是算了吧。”

    潘文济:“…………”

    南街呀,就没有多少间能看的院落,有的话,也已经被其他人占着,轮不到他的好友去租。

    “你不再考量一番?”他问。

    庞博弈摇了摇头,眼睛落到街道,天色渐渐大亮,行人越来越多了。

    他看到一个清瘦的后生,穿着普通的青色长衫,在周围都穿着塞麻塞棉的加厚衣服,只他一身轻松,显得格外出众。

    却见这后生停在卖包子的小摊前,与那摊主和气地说着话,似乎说到了什么,逗得那摊主咯咯地笑出来。

    摊主的笑声吸引了旁边的友人,友人突然“咦”了一声。

    “怎么?”庞博弈侧目看他,问,“你认得这后生?”

    潘文济笑道:“我前不久跟你说的那个拐卖案子,报案之人便是此子。”

    他一顿,想起来这人好像就是住在南街,具体住在哪条巷子,他却是没记住。

    庞博弈听到这话,挑起眉梢笑说:“瞧你能记得一个后生,看来此子不一般。”

    “是不太一般……”潘文济跟着笑了笑。

    ……

    另一边,许黟清晨醒来,见外面起了雾气,寒冷极了。

    他看两个小孩醒来都在哈着白气,打拳时四肢都在抖,就让他们在屋里待着,今天他自个出门买早食。

    南街市井里,卖吃食的摊主们,好些都认得出许黟。

    看到许黟许久没亲自来买吃食,见着了都询问了好几句。许黟每次都是和和气气的,皆是有问必答,回答不了的,也不会闭口不说,多少是要敷衍几句了事。

    待他来到卖肉包子的摊子前。

    摊主阿叔看到他,热情地喊:“许小郎来了呀,今日怎么没让阿旭过来?”

    许黟笑道:“我要是再不出来一趟,阿叔恐怕只记得阿旭,不记得我了。”

    摊主阿叔乐呵呵道:“哪里话,我记性可好嘞,只要是常来我家买包子的,就没有记不住的客人。许小郎你常来关顾,哪怕是让阿旭来,我也记得嘞。”

    说完,就问许黟想买啥馅的包子。

    “要八个肉包子四个菜包子。”许黟道。

    他说着,看到摊主阿叔给他拿包子时,因天寒冻得开裂的双手。

    “阿叔,你这手得处理,要不然等冬日真的到了,还会更严重。”他提醒。

    摊主阿叔叹气,说道:“医馆里有药膏卖,一盒就要三十文,买不起咯。”

    许黟挑了挑眉,这天气才刚寒冷起来,药材的价格便略有加价。

    前几日他送完严大夫,去医馆里买制消食丸的药材,医馆里的学童就告诉他,下次过来买药材,价格还会再涨。听到这话,他便多买了一些回去。

    这会,摊主阿叔吐槽药膏贵,许黟没有太大意外。

    “阿叔,有个土方子可以治皲裂,你去屠夫那里买一猪胰,洗干净后加半斗黄酒。” 许黟看着他,缓缓说,“再用手搓烂,取它的汁倒在罐子里封好,用的时候涂抹在皲裂的地方,几次之后就能好全。”[注1]

    摊主阿叔惊讶:“这就能治好!?”

    许黟点点头,说:“猪胰能去手足皲裂,唇燥冻裂都可治,有润肤的作用。”

    摊主阿叔是知晓许黟如今是个大夫的,对他的话深信不疑。高兴地对许黟说,等他收了摊,他就去买个猪胰去。

    许黟提醒他不要太晚,要不然屠夫那边的猪胰不等人。

    待许黟走后,摊主阿叔越想越觉得许黟说的话有理,想了想,就让旁边的人帮他看着摊子,他先去屠夫那边把猪胰买回来。

    ……

    许黟买完包子,又去阿婆那边买两碗猪杂热汤。

    如今天气渐渐寒冷,市井里卖热腾腾的吃食越发多起来。

    许黟看到不少之前卖冷饮子的小摊,都改成卖热食了。

    卖得最多的,还是饼子、包子、面条和各种热汤,其中热汤里,除了低廉的猪肉汤、猪杂汤,更受欢迎的是羊肉汤。

    普通百姓难以吃到牛肉,但县城里是不禁杀羊的,这会的盐亭县山野多,城外的小山坡上,养的最多的就是羊了。

    因而,这羊肉汤的价格不贵。

    但做得好吃的不多,许黟闻着带有羊膻味的羊肉汤,没有了想买的欲望。

    下次,还是去夜市里买吧。何娘子推荐的那家卖“羊白肠”的摊子,他家的羊肉汤最为美味。

    尝过一次后,就会念念不忘。

    提着吃食回家时,家中的两个小孩,已经在忙碌许久了。

    许黟出门后他们也没有闲着,阿旭挑着水桶去井边排队挑水,他人小力气不大,每次只挑两个半桶。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