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灿烂人生 第50(3/3)

    郁建秀却笑道:“说起来咱们还是校友啊。”

    “真的吗?”林思危惊喜地看向她, “您是哪一届的?”

    郁建秀道:“60届的, 学的食品工程管理 , 转眼都毕业二十来年了。前些年去苏大进修, 就觉得自己当年学的那些知识都还在, 很是怀念当初的恩师们。”

    “原来是师姐!我也是这个专业的!”林思危是真心高兴。

    怪不得当时听说自己是粮校毕业的,郁建秀就对粮校大大地美言一番,原来是正宗的粮校师姐。

    而且光凭这一点, 也足以见得郁建秀为人十分坦荡。有些领导啊, 若有了更高的学历,就不愿再提以前那些拿不出手的学历。但郁建秀却并不在意,甚至她内心还将自己的这段经历看得很重, 为母校而骄傲,这真正是可贵的品质。

    二人一路说着关于粮校的过去和现在。只可惜林思危在学校待的时间太短, 未能更多地认识老师们,也未能了解更多粮校曾经的辉煌。但她从郁建秀的叙述中能听出来,粮校曾经有过一个规模相当大的校办工厂,后来因为特殊岁月而停办。

    言语间,郁建秀的惋惜之情也是溢于言表。

    两位校友就这样说了一路,其他同志也不失时机地插些话,说些晋陵与粮校的过往,短短的路程竟然丝毫没有察觉,转眼就到了区招待所门口。

    …

    虽然评审团只有十来个人,但市里相关部门人员、酿酒总厂相关人员,一坐下来倒也是满满当当三桌人。

    雷振声和郁建秀自然在主桌。主桌的客人由顾念申和丁光耀陪同。

    林思危悄悄瞄了一眼隔壁桌上,孟朝阳就坐在最靠近主桌的那个位置,和主桌就隔一个过道。

    因为郁建秀一路和林思危十分投缘,丁光耀又有心让她和顾念申一桌,便顺水推舟地让林思危也坐了主桌。

    当然,林思危作为最年轻的晚辈,得时不时为大家服务一下。

    郁建秀不喝酒,而丁光耀说到做到,也没让林思危喝酒。三桌宾主同时开启五酿液,一时间餐厅内酒香与菜香四溢,将人的口水狠狠地勾了出来。

    服务员首先给雷振声斟上满满一杯。雷振声开启应景发言。

    “其实啊,你们的晋陵白酒和五酿液一个香型,主要还是咱这儿的温度与湿度,和人家的产地略有差别,所以口感上也有些细微来去。”

    丁光耀笑道:“是啊,这也是我们晋陵的硬伤。所以无论在价格上,还是知名度上,跟五酿液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我们的性价比高啊。”

    “性价比?”雷振声没听过这词。

    其实这词还是丁光耀从林思危这儿听来的。反正林思危经常冒出些奇奇怪怪的名词,比如之前说的“市场饱和”,陌生,但又十分贴切。

    丁光耀解释道:“打个比方,就是五酿液值100分,但要花20块钱才能买到一瓶。我们晋陵白酒值80分,但只要花3块钱就能买到一瓶……”

    郁建秀率先顿悟:“就是性能和价格的比值?”

    顿时满桌的人都啧啧称赞,觉得丁光耀这个角度非常新鲜,而且新鲜得十分有道理。

    雷振声端起酒杯,主动起身,大声道:“来来来,今天咱们在晋陵酿酒总厂看到了严格的管理制度,见到了干劲十足的职工队伍,富有活力的领导班子,以及让人耳目一新的理念啊。大家一起干一杯!”

    三桌人齐齐起立,各自碰杯,一时间餐厅内人声鼎沸、气氛瞬间被拉起。

    丁光耀更是仰头饮下满满一盅,对领导们的支持表示感谢,对贵宾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反正话说得比他的人还漂亮。

    头杯饮尽,众人坐下,雷振声赞叹:“这个性价比的概念十分新颖,其实我们以前也有这个意识,但就是没有这样贴切又好记的词。”

    丁光耀不由望向林思危,用眼神表示赞赏。

    然后转头又对身边的雷振声和郁建秀道:“这个概念对懂经济的人来讲,好理解,但对老百姓,我们有一个更好的宣传词……”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