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2/2)

    曾经在开明瑜小饭馆的时候,宋明瑜觉得这很难,哪怕那时候每天挣的钱也不少,但要她花这么多钱住酒店,那不是开玩笑嘛?

    六百块,对普通人来说的惊人天价,也不过就明瑜酸辣粉一天的净收入。

    星星点点的霓虹灯海在中间穿梭,她似乎能看见位于尖沙咀的那家即将完工的“ven”。

    毫不夸张地说,她如果愿意把粤菜做出来,真正独立成为一家店铺,在南城应该会是很受认可的粤菜店。

    明瑜小饭馆,主营川菜,走的是私房菜的路子。

    走到哪儿,吃到哪儿,这是宋明瑜的座右铭。

    张怀不知道打电话和她诉苦多少次了。

    宋明瑜犹豫的是,有没有这个必要,会不会贪多嚼不烂。

    不是梦,也不是幻觉,她和林香真的把ven带到了港城。

    毕竟不少港商来南城饭店,都指定要吃她做的粤菜,郑氏兄弟,陈老饕,还有很多她没有深入接触过的。

    暮色落了下来,宋明瑜扶着瞭望塔的扶手,俯瞰着港城的夜景。

    而这对于宋明瑜,仅仅是个开始。

    这一天,宋明瑜和林香玩了个尽兴。

    r≈j的房间,在这个年代的港城也堪称是天价,要足足一千五百港币。

    一夜无梦,睡得香甜。

    还有一个就是和南城饭店的粤菜合作,这目前对于宋明瑜来说只是一个业务,还没有真正成为“明瑜”的东西。

    “听说旺角那边,什么衣服都有,比十三行还要丰富,我就当取取经。”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而粤菜真正作为“网红菜系”爆红,甚至要等到千禧年之后的十来年,即使如此,在南城,它也不是最热门的菜系。

    撇开粤菜这个业务不谈,就“明瑜”现在的版块,宋明瑜也觉得需要仔细梳理。

    阿玛尼,普拉达,这些国际的顶尖大牌都在那一条街上。

    宋明瑜则是出门觅食。

    林香忍不住感慨:“也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才能靠自己住得上这样的酒店。”

    粤菜是国内八大菜系之一,名气从来不低。

    她不要钱订食材,不要钱运营小饭馆的?

    暮色打在金碧辉煌的酒店外墙上,让人目眩神迷。

    毕竟她前世的时候,差不多要到千禧年,粤菜这个品类才开始在南城比较流行。

    ven的事情初步搞定,接下来就是“明瑜”的事情。

    就好像是走了好远好远,终于发现自己竟然已经爬上了山顶——至少是一个小小的山顶。

    就连兰桂坊两人也进去看了一眼,但实在不适应那种蹦迪热闹的氛围,又迅速返回了酒店。

    很难吗?

    下一步,就是它大放光彩的时候了。

    “林姐,说不定最边上那套就是我们住的房间。”

    明瑜火锅,未来估计也是连锁模式。

    宋明瑜在商店里买了一套面膜,她和林香一人一张,敷面膜,泡了个舒舒服服的热水澡。

    现在宋明瑜手里有几张牌——

    她甚至还带了个小本子,是给《南城餐厅指南》做笔记的。

    内地的普通职工一年不吃不喝也就攒这么多钱。

    可不是就订得起么,她们俩,一个是ven的老板之一,一个坐拥自己的餐饮品牌,还有一半ven的所有权。

    但现在,似乎还真不难。

    明瑜酸辣粉,主营小吃、快餐、饮料,她打算做成连锁模式。

    宋明瑜指着r≈j的那栋高楼,眯着眼睛给林香指。

    但如果继续专注现在手上的这些摊子,那南城饭店这个合作能维持到多久不好说。

    粤菜清淡,南城人爱吃辣,天然就是两种不同的风格。

    第二天一早,林香背起包,一早就出了门,她迫不及待想去旺角看看。

    尽管港城并非南城,但关于餐饮,总有些东西是共通的。

    白天签合同时尚未感知到的那种真实感一下子席卷而上。

    ……

    林香上午打算去旺角看摆摊市场,“下午,我想去中环和皇后大道。”

    毕竟她现在动辄出差十天半个月的,明瑜小饭馆的客户们唉声叹气,她还能安抚一下,可南城饭店那边一个个都是港商——

    换算成内地的价格,那就是接近七百块。

    但是,林香这句话却把宋明瑜逗笑了,“林姐,你要是想,我们现在就能订得起。”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