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1/2)

    偏偏还不是这个丫头的全部,他后来才知道,这丫头竟然是做餐饮的,服装只是她的第二事业——

    半个副业!

    在餐饮上宋明瑜显然更加如鱼得水,尽管看起来并不像ven一样高歌猛进,但骆京明很清楚宋明瑜这种餐饮运营模式的好处。

    做得好的餐饮品牌不是靠短时间快速扩张来的,而是靠口碑,靠用户的忠诚度。

    毕竟衣服不会有人天天买,但是吃饭可是真的会天天去吃。

    宋明瑜在出版社碰壁的事情骆京明有所耳闻。

    那大概是宋明瑜少见受挫的时候。

    这个年轻女孩会不会就此一蹶不振?

    还是说,她还是会和之前在厂里一样,烈性子,激烈反抗,甚至可能大闹省出版社,让他们像当初的纪盛华一样抬不起头?

    但骆京明竟然猜错了。

    宋明瑜两条路都没选!

    她压根不和出版社纠缠,反而灵巧一个转身,联合几家本地报纸做了专刊,《南城食代》他还写过刊首语。

    更釜底抽薪,找中央台的导演和她合作做综艺,当了节目的评委不说,还拿了赞助冠名,深藏功与名。

    如果说一开始骆京明对宋明瑜还只是一种过来人看朝气蓬勃年轻人的眼光,那么如今他已经完全收起了这种目光。

    宋明瑜不是无知的年轻女孩,她也不是什么需要人可怜甚至同情的角色——她实打实,是一名正经的青年企业家。

    企业家,那可就和个体户完全不是同一个概念了。

    骆京明找宋明瑜来,当然不是闲话家常,简单的寒暄之后,他迅速切入了主题。

    “听说你最近在找合适的店铺,想开第二家明瑜小饭馆?”

    宋明瑜点点头,把小饭馆现在面临场地不足,人手也不足的窘况大概说了一下。

    面对骆京明她也没什么好隐瞒的,这种大佬她说不说人家都已经知道得七七八八了,还不如坦诚一点。

    “我的想法是看能不能在民族路找一家店铺……”

    骆京明抿了一口茶,淡淡地说道。

    “市里的想法是,明瑜小饭馆不必只做成单打独斗的模式。”

    “市里可以在八一路给它安排位置,虽然不在民族路,但同样是在最繁华的商圈里面。”

    骆京明声音很温和,尽管是领导,却一点没有盛气凌人的意思。

    “市里打算牵头把八一路作为一个长期发展的市级地标项目来建设,如果明瑜小饭馆愿意在八一馆开一家店,那么它会是市里的重点扶持。”

    宋明瑜微微一愣。

    如果是她自己来经营发展明瑜小饭馆的新店,靠她的能力能不能运营好?

    当然能,光是宋明瑜前世掌握的那些菜谱,她的厨艺,以及她超前的商业眼光,这些就不是问题。

    但是背靠自己,和背靠官方,发展起来可不是一个难度。

    这和当初ven的合作不是一回事。

    和郑氏合作开ven,是因为郑氏本身瞧上了ven的巨大潜力,说直白一点,人家那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一切的合作基础都建立在ven自己能打能扛上。

    如果有一天宋明瑜的水平下滑,无法再让ven维持如今的水平,那这个合作还能不能继续下去,要打问号。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林香几乎二十四小时扑在ven上的原因——创业初期由不得懈怠。

    但是政府出力扶持的项目情况就不一样了。

    说白了,能不能发展好,不再是宋明瑜一个人来负担扛住这个风险,而是整个八一路上的商户,和南城政府一起来扛。

    如果骆京明打算让八一路真的成为日后南城的地标景区,成为每个人来南城必会打卡的地方,那么这种政策不可能是一时的,而是长期的。

    甚至是永久的。

    唯一一个眼下的“麻烦”,就是地段。

    眼下,八一路不算是最热闹的那一圈,毕竟南城百货就在民族路步行街上,ven也就在百货斜对面,这一块的人流量是最大的。

    八一路还得往外头走一截才到,算人流量的话,最多算是第二、第三梯队。

    骆京明显然也知道这一点,他也没藏着掖着,直说了。

    “明瑜小饭馆这边——市里可以给你直接划最好的地段。”

    “那这个门面租金?”

    “没有租金。”骆京明微微一笑,吐出两个字,“归你。”

    宋明瑜的眼睛微微睁大了。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