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0章(7/10)
凤然明显心神不属,落子十分迟疑而且没有章法。义律轸看他这个样子,只得暗自摇头。每年这个时候,凤然的心情都会很不好,自己在这段日子都要小心照拂。于是义律轸便搜寻话题分散凤然的心思。
“凤,北凌和大月断断续续打了这些年,双方都折损了许多人命,陛下不忍心两国继续相争,死伤无谓的人命,所以前段时间派遣使者去月国讲和,据说月国皇帝也答应了,回使不久就会到达。如果谈得好,今后就有好一段时间的太平。”
凤然回过了神,说:“我也听说了。月国的使臣是左议郎文若清。文家是月国的世家,以文才着名。”
看到凤然脸色一黯,义律轸便知道又勾起了他的心事。文家与木家是月国两个很有名望的家族,虽是一文一武,但相互关系一向不错,两家的公子也都很熟悉,现在故人来使,若是相见,真不知凤然情何以堪。
于是义律轸连忙将话题引到凤倾城身上。说起这个可爱的孩子。凤然的心情总算好受了一些。
九月上旬,文若清作为大月的使臣来到了北凌,他这次是来谈判议和的事,所以心情比较平和。文若清博览群书,很有才华,对北凌的事情一向比较关心,因此来之前搜集了许多关于北凌的资料。
不过从书本和旁人口中得来的见闻毕竟不如亲自体验来得生动真实。早闻北凌民风粗犷质朴,当踏上这片土地,他才真切地感受到这一点。
这里无论男女老幼个个都擅长弓马,来去如风地驰骋射猎,真是“儿童能走马,妇女亦腰弓”,个性十分热情剽悍。到了晚上,人们常常点燃大堆的篝火,围着升腾的火焰大声歌唱,跳着热烈的舞蹈,并且吃大块的肉,喝大碗的酒,男女之间的界线防范并不明显。
即使在比较大的军城中,虽然月国的一些规矩礼仪在这里流传的要多一些,但男女的距离也没有那么远。女子也能大方地走在街上,并且自由地同男子搭话,不想月国女子那么腼腆,并且被锁在深闺。
在路上走了两个多月,终于以来到北凌的都城---兴京城。
兴京城的确十分宏大,很有一个强悍民族都城的气魄。这里人口众多,有许多游牧民族的人聚集在这里。他们服饰各异,但都有着一种自由不羁的气质。在这里还能看到为数不少的月国人,来到这豪放爽朗的地方,这些月国人也放开了心情,变得热情直率起来。
店铺中的商品虽没有月国那样精雕细刻,工艺繁复,倒也品类十分丰富,坚固耐用。
总之这里比皓都少了一分纸醉金迷,多了一分勃勃生机。
走在兴京城的街上,文若清想,这里也是个不错的地方,人们看着都很快乐。
在国使馆休息了两天,文若清便上朝拜见了北凌皇帝义律玄。
这是他第一次见义律玄,从这个病弱而彬彬有礼的男人身上,文若清看到了一种顽强的力量,一种人君的豁达风度,虽然月国皇帝气质尊贵,但这种力量和风度却是他远远不及的。因此文若清十分尊敬义律玄。
由于议和的条款事先已经基本定了下来,因此文若清的出使也比较轻松愉快,议和是对双方都有利的,条款之一是互开边市进行贸易,这样商人们就不用冒很大的风险贩运黑货了,两国互通有无,百姓们的生活也会好一些。
第二天晚上,义律玄为了款待月国使臣,大排筵席,许多北凌贵官都有出席。
酒宴是围着篝火摆开的,页丹人几杯酒下肚,就开始热闹喧哗起来,几个健美婀娜的女子在席前跳起了欢快热烈的舞蹈,配合着有力的击鼓声显得特别激动人心。
义律玄为文若清引荐着贵族重臣。见过几位将军大臣,接下来所看到的人让文若清不禁一愣。
“文议郎,这位是驸马凤然,他的妻子离光公主是我母后最疼爱的女儿,是我的好妹妹,驸马也聪明勤奋,是我的好妹婿。”说着亲切地拍了拍凤然的肩膀。
文若清注目细看这已经背离故国八年的人。
凤然现在已经二十七岁,早已脱去了少年的清涩,这些年的贵族生活让他减少了武将的凌厉,多了一种高贵清华之气。只是此刻凤然虽脸上含笑,但眼神却有些恍惚,眉宇间透出忧郁之色。此人不是木然凤是谁?
乍见故人,文若清心中一翻,文木两家关系很好,他从小与木家四兄弟相识,当年那惨烈的一战让木铁心及其两个儿子战死,木然凤下落不明,只有木然飞一个人生还,他为此难过了好久。
其实木然凤在北凌作驸马的事,对于大月朝中的几位重臣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只是大家都不点破,毕竟木家世代忠烈,云门峡一战也不是他们的过错,木然飞又是一员大将,常年领兵镇守边关,这一点面子总是要给的,但今天一见,心中实在不是滋味。
凤然的心情更是混乱,在文若清面前,他又羞愧又心酸,就像打翻了五味瓶。回首年少时,大家一起读书,一起游玩,现在却已经分属两国,而自己更是改名换姓,连本名都不能用,虽然贵为驸马,但心中实在痛苦。因此他张了张嘴,不知该说什么好。
还是文若清机变,开口道:“驸马果然风采过人,北凌民风热情纯朴,驸马在这里应该能过得很开心的。”
凤然的目光投到文若清脸上,看到他的确没有讥讽之色,纯粹是宽慰的意思,凤然心中一宽,举起酒杯道:“今日能见故国之人,真的十分高兴。文议郎年轻有为,他日必为月国栋梁。凤然敬大人一杯。”说着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