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赵明源视角(二)(微h)(3/4)
清沐,斋戒,素服在祠堂跪了一整日,以示诚意。
我即位一年多,终于再一次上了朝。
朝中唇枪舌战,你来我往,我坐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冷眼旁观,禁不住想要笑出声。
人人戴着面具,面具下却是狰狞的獠牙。
最顶尖的人上人若此,注定了王朝的衰落终结。
我提出亲下荆州时,竟意外得偿所愿。
博弈最后是相互妥协,这大概是他们都能满意的结果。只是我的身边仍然跟着数名眼线,让我感到无奈又可笑。
在荆州奔波数日,眼见百姓流离失所之景,我将细稠的米粥送至面黄肌瘦的母亲手中时,忽然升起一种了悟。
若上苍果真仁慈,那么在最初就会让帝王的过错报应在帝王身上,而不是让更多无辜的人枉受灾祸。
众生皆苦,而唯一能带来救赎和幸福的,合该是一个变革者,和一个崭新的王朝。
荆州水患不久平息,归途中,阿音竟从帝都来到我身边。
我惊喜之下,一时兴起,带着他,轻车简骑下了江南。
介于我一贯贪于享乐的表现,身边的眼线们虽颇有微词,到底没有多言。
荆州距江淮地区不过几日路程,此时秋高气爽,风景煞是怡人。远离帝都的尔虞我诈,心旷神怡。
我与他登上画舫,漫游在秦淮河上。
“我上一次来此地,算一算,竟是十年以前了呢。”他站在甲板上出神地凝望远方时,我从身后环抱住他,“这里美则美矣,可惜除了看看风景也没什么有意思的玩意儿。明日我们上集市去”
他听着,却又似乎还在出神。
我渐渐收了声音,感到有些挫败。随即又好奇究竟是什么吸引了他,顺着他的视线看去。
江南水乡,无处不是绝景。目光所及处,画桥疏柳,水墨人家。一叶扁舟在碧波间流连,轻舟摇橹,涟漪一笔笔荡开。小舟上,琵琶女素衫淡漠,信手轻拨,歌女红衣蹁跹,一曲菱歌,暂引樱桃破。
我自认不是什么文人雅客,只是也不免被这一幕吸引。脑海中闪过一个画面,身着红衣的男子拨弄着琴弦,唇畔的笑容飘逸淡远,让人的心也仿佛随着他的指尖跳跃起来
“阿音可是喜欢?”我便笑着问他。
他忽地一震,仿佛才回过神来,回头看我一眼,很慢很慢地点了点头。
于是移船相近,邀那两女登上画舫。
小舟靠近了。
歌女起身那一刻,背后船舱小窗的缝隙里,一道寒芒闪过。
我疑心是错觉,再看一眼,那舟舱箬篷覆盖,小窗紧闭,似乎并无任何异样。
可心中还是警惕起来,将阿音护在怀中,笑着出声询问:
“二位姑娘,那船舱里可还有其他人么?”
我感到怀中的身躯微微一颤。
我正欲低头看他,面前柔弱的女子忽然抬起脸,长袖一扬,一把锋利匕首从其间刺出!
船舱倏然爆开,数名黑衣人从中跃上甲板,刀光剑影交错向我逼来。
“护驾!!!”
是何人仓皇嘶吼着,一瞬间风云突变。?]]
侍卫们与黑衣人缠斗起来,我带着阿音且战且退,一直退到船尾。
来敌甚众,侍卫们纷纷被缠入战局,我身旁的人越来越少。
画舫渐近河岸,他们催着我上岸,我皱着眉将阿音送入侍卫们手中,拔出剑劈开靠近的黑衣人:“先送公子上去!”
他看着我,表现得听话顺从,神态却是漠然。仿佛眼前的这场惊涛骇浪和他的生死,他都并不放在心上。
我心里不免焦躁,直到看见侍卫们带着他平安上了岸,才稍稍松一口气。
可待我要随他上去时,忽然又有数个黑衣人从水中一跃而出,阻挡了我的去路!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