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回 献殷勤各显身手,翻醋坛咬牙切齿(3/10)

    这时,久等姐弟二人不至的家仆们通报了主子,宋家四兄弟循着谢知方一路留下的标记急匆匆寻了来。

    宋永澜看见魏衡,讶异道:“这是怎么了?魏兄何故在此?”

    谢知方将方才发生的事三言两语说了一遍,问道:“你们认识?”

    宋永泽笑道:“明堂哥哥有所不知,魏兄是我父亲的得意门生,和我们同在书院里读书,去年刚刚考中秀才,今年便中了举人,文采斐然,学富五车,父亲常说他是我辈楷模,说不得能够三元及第呢。”说话间,他满脸崇拜地看着魏衡,显然是极为仰慕对方的才学。

    魏衡俊脸微红,道:“阿则弟弟谬赞了,愧不敢当。在下见今日秋高气爽,约了几个朋友来这里散心,不成想还未等到他们,便看见谢小姐纵马而来,满面惊惶,遂斗胆拉住了缰绳,若有失礼之处,还请勿要见怪。”

    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寒暄着,宋永沂却满脸懊恼,走过来跟谢知真赔不是:“真妹妹,都是三哥不好,这马儿本是我一手驯养出来的,平日里素来温顺,不成想今日竟然如此不驯,我这就把它带回去好好惩戒一番,从今往后再不敢带真妹妹出来骑马了。”

    谢知真已经从惊吓中缓过神来,闻言笑道:“三哥也太小心了,并不干你的事。这匹马我极喜欢,已起了个名字叫做赤虹,你便与了我罢。”

    宋永沂闻言笑了,道:“这名字极好,真妹妹既然喜欢,倒也罢了,只是往后为兄无论如何也不能放你们两个单独玩耍,还是着人在旁边看着的好。你身上沾了水,莫要染了风寒,快些回马车里换身干净衣裳罢。”

    谢知方听不惯他那个反客为主的口气,脸色又臭起来,因有魏衡这个外人在场,也不好说什么,便跟姐姐一前一后,扶着腰一瘸一拐地往回走。

    一行人回到宋府,天色已经黑透,老太太听说了放在心尖尖上的一对姐弟落单遇险,谢知方还伤了筋骨,立时动了真怒,教四兄弟往祠堂跪上一夜,除去年幼体弱的宋永泽,每人赏了十大板。

    谢知真过意不去,教青梅偷偷送了几盅活血化瘀的当归红枣乌鸡汤,又亲手做了点心,给饿着肚子的堂兄弟们当宵夜。

    宋永沂跪姿懒散,拈着个桂花糕送进口中,只觉甜而不腻,入口即化,满足地眯起了眼睛,低声道:“咱们从小一块儿长大,彼此都知根知底,我就明说了罢,我喜欢真妹妹,想要娶她为妻,你们眼里若是还有我这个兄弟,就别和我抢。”

    “三哥这话说得不对。”宋永泽闻言立时有些不高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凭什么你看上了,就得是你的?我也喜欢真姐姐,我还是你的弟弟,论理你难道就不该让着我些?”

    宋永澜和宋永涵一齐点头,宋永澜道:“既这么说,长幼有序,咱们兄弟之间,第一个成亲的人应当是我。大哥的终身之事还未落定,你们做弟弟的如何忍心?”

    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辩起来,说得好不热闹。

    宋永沂道:“罢罢罢,既然你们都有这个心,咱们还是各凭本事。左右他们姐弟俩一时半会儿也不会离了咱们家,且慢慢处上几个月,让真妹妹自己选,这样总成了吧?”

    兄弟几个谁都不服谁,只好同意了这个折中的法子。

    ————————

    最近三次元事情比较多,久等了,不好意思。

    第五十一回失心智拈酸捏醋,论终身开门见山

    接下来的几日,四兄弟各显身手,使尽解数讨谢知真欢心。

    宋永澜和宋永涵倒还好,走的是寻常路子,左不过今日送几个新奇摆件,明日送两盒精巧果品。

    宋永沂却与众不同,高举孝顺长辈们的大旗,兴师动众地请了临安唱得最好的戏班子,连搭三天流水席,专点些谢知真喜欢听的戏折子,诸如《牡丹亭》、《救风尘》、《汉宫秋》之类,又借着给女眷们送点心并打赏银子的由头,三不五时往看戏的亭子里跑,每回必要和谢知真说上几句话,方才满脸带笑地离开。

    这一来一回的,明眼人都看出几分意思,妯娌之间便拿这个说笑。

    二夫人乐见其成,笑道:“真娘的人品与模样,实在是打着灯笼也寻不到的,我只怕她那样的官家小姐出身,嫁于咱们经商人家,白白辱没了身份。若是沂儿争气,真娘又不嫌弃,我巴不得将她八抬大轿娶进门,从今往后当观音菩萨一样供在家里。”

    三夫人心不在焉,面有忧色,抚着即将临盆的肚子,望着戏台发怔。

    谢知方伤了后腰,不得已困在床上静养,委实不放心几位虎视眈眈的堂兄弟,便暗地里交待青梅帮他盯着些姐姐那边的动向。

    晚间,听见青梅过来回话,他气得捶床大骂,恨不得立时收拾行李,带姐姐回长安,只碍于老太太那边不好交待,身子骨又不争气,这才勉强忍耐,却借病拿乔,呼疼喊痛地使人把谢知真急急唤了来,赖着她撒娇,不肯放人。

    谢知真没奈何,心里又纵着弟弟,便亲自捧着缠枝莲纹瓷碗,将炖得浓白的猪骨汤一勺一勺喂到他口中,又拈着枣泥糯米糕哄着他吃了几块,这才拿起帕子细细擦拭一双素手。

    谢知方倚着靠枕,观她肤白如玉,眉目端丽,气质高洁,温柔婉约,心里既像老父亲般生出种“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欣慰,又觉得这样绝色的美人,世间哪个男儿都配不上,徒增忧虑。

    见弟弟小大人一般唉声叹气,谢知真还当他是在屋子里躺得久了,觉得憋闷,便笑着开解他:“再养上半个月,等骨头长好了,请三表哥带你去商行里逛逛。听说那里有不少西洋人,个个都是金发碧眼,还留着浓密的大胡子,说话怪腔怪调的,有趣得紧,贩卖的货物里亦有许多稀奇物件,你一定喜欢。”

    谢知方从鼻子里哼出一口气,说话拈酸捏醋:“甚么场面我没见过,稀罕他那个?姐姐现在有了好哥哥,忘了亲弟弟,也罢,你自和三表哥去外面逍遥快活,我原也不值甚么,就老老实实躺在这里挺尸罢。”

    谢知真听出话音不对,收了笑容,蹙眉看他。

    刚说出这番话,谢知方便生出悔意,恨不得狠狠抽自己两个大嘴巴。

    听听话里的语气,活像个争宠掐尖的深闺怨妇,哪有半点儿男子汉的气度?

    更何况,阴阳怪气地挤兑姐姐有什么好处?这不是在硬生生把姐姐往宋永沂怀里推么?

    也怪,他本不是意气用事的莽夫,怎么一遇到姐姐的事,就宛如失了心智一般,说话做事都没个章程?

    “我……”不等姐姐开口,谢知方立刻乖觉认错,“我就是在屋子里闷坏了,见姐姐一直不来看我,心里难过,才满口胡吣的,姐姐千万不要跟我一般见识。”

    谢知真无奈地揉了揉他的脑袋,道:“怎么还跟个不懂事的小孩子一样?三表哥是母亲这边的亲戚,你却是我的至亲,有甚么好比较的?我知道你无聊,左不过明日不去听戏,早些过来陪你,好不好?”

    她这么体贴,谢知方倒不好意思起来,道:“我不过说几句气话,姐姐难得过几日快活日子,不必操持中馈,也不必和那些假模假式的闺秀们敷衍,还是好好松散松散。”

    和谢知真又说了几句闲话,他故作轻描淡写地试探道:“姐姐觉得几位表哥表弟的人品性情如何?”

    谢知真不疑有他,浅笑着道:“大表哥老成持重些,很会照顾人;二表哥的话虽然不多,也能看出心思细腻,对上对下俱是温文知礼,进退有度;三表哥性子最随和,对咱们也亲热;四表弟醉心于学业,又有三舅舅这样的名士言传身教,将来说不得是位翰林簪缨之才。”

    明知她素来与人为善,就算对方乏善可陈,也绝不会说出甚么不好的评语,听见她赞美那起子居心不良的表哥表弟,谢知方的心里还是颇有些不是滋味。

    可看她一派坦荡,毫无女儿家的娇羞之态,显然是真真正正拿他们当亲戚来往,并没有动半点儿春心,谢知方又不敢明着提醒她,生怕弄巧成拙,反而教她胡思乱想,克己守礼。

    撇去诸多糟心事不讲,眼看着她这些日子比往日里轻松许多,脸上也常常挂着发自内心的笑容,他心里不知道有多欢喜。

    他们惦记她,并不是她的过错。

    捏着鼻子强行忍耐了半个月,这期间宋府的山珍海味、滋补药膳流水般地往他屋子里送,几位舅舅舅母、表哥表弟又常常来探他,就连太夫人都不顾劝阻往院子里来了两回,说是众星捧月,一点儿也不为过。

    好不容易熬到出关这日,谢知方活蹦乱跳地往福寿堂向太夫人请了安,刚刚回到院子里,二夫人便带着两个婢女走了进来。

    “舅母一向可好?”谢知方笑嘻嘻地对着二夫人施了一礼,见婢女手里捧着一盒新橙,一盒醉蟹,高高兴兴地露出整整齐齐的白牙,“舅母怎么知道我喜欢吃醉蟹?不怕您笑话,在床上养伤这阵子,我嘴里淡得了不得,想这口想了好些天!还是舅母疼我!”

    “这孩子嘴可真甜。”二夫人掩口而笑,和他说笑了几句,做了个眼色,示意婢女们下去,远远守在廊下。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